-
潘伟杰(复旦大学法学院).重新发现唯物史观中现代法律秩序的知识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赵妍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在“异端”之外:吴虞思想的诸多面相[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夏中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论士人画:从苏轼到郑板桥——“墨石诗意”七百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晓兰1,周灵逸2(海大学文学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旅行、男性气、女性气——英美“旅行写作研究”的性别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数字劳动与数字化治理]主持人语[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杨连星1,马一诺2,王秋硕1(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南京大学法学院).海外移民网络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曾军(上海大学文学院).“元宇宙”的发展阶段及文化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桂世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高度关注低龄老人适度“参与”对健康老龄化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旭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革命”的内涵与变形:一项全球思想史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段友文,贾安民(山西大学文学院).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以黄河流域山陕豫河神、雨神信仰为考察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翠迎1,刘玉萍2,李豪豪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及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上海市的案例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建云1,钟仁耀2(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社区高龄独居老年人生命健康质量及分类保障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从醉狂到醉卧 —中国酒精神的演变脉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宏图(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多种不同的生活试验”:约翰·密尔对“个体性”的理解与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朱联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塑造纪念的时间:全球思想史视野下的帝国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熊浩(复旦大学法学院).论认同冲突的化解:一种人本主义的实践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周兴陆(北京大学中文系).王逸《楚辞章句》与东汉安帝朝政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物、人格与历史* —从“特修斯之船”说及“格物”等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人文学术的辩证关系—兼论远读与细读的对立与互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朱刚(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文系).从桃源流出的江湖 —苏诗的“江湖”书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宏图.“观念之网”:思想的“全球性”流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第五届思勉原创奖获奖作品 徐英瑾《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谢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学院).第五届思勉原创奖获奖作品 谢湜《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米歇尔·埃斯巴涅1,张柏豪2(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文化迁变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系).文化迁移研究的人类学维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