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胜(国际科学艺术教育基金会).岩画数字化和数据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5期
-
宋洪兵,丁海洋(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渐入佳境”刻石考释[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5期
-
Sultan Barakat,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冲突后恢复重建阿拉伯国家文化遗产的必要措施[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5期
-
刘庆柱1,汤羽扬2,张朝枝3,李严4,张玉坤4,李哲4,林留根5,王健6,李飞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笔谈: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定位、价值挖掘、传承展示及实现途径[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5期
-
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国际资讯[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5期
-
罗颖,张依萌,张玉敏,高晨翔,张欣,王芳,刘懿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5期
-
乔云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朱睿1,郭小东2,王志涛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GIS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综述[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孙延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洪涝灾害下的古遗址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韦宝畏1,陈旭辉1,裴宏博2(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水学视阈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 ——以龙井市长财村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唐韵玮1,刘艳祯2,段伟1,李娟娟1,吴樊1,陈富龙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遥感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灾害监测[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吴娜1,吕晓芳1,措吉美朵2(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藏博物馆).一件15世纪藏文写本插图绘制颜料的原位无损分析检测[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王冬冬(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金泽大学).日本考古遗址吉祥物设计与应用浅析[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赵夏,乔云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基于历史自然灾害研究的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防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张兵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寺受地震影响下的应急处置方案[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邓扬1,李雨航2,李爱群1(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震与风作用下应县木塔结构响应及监测[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李宏松,何正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关于石窟寺保护的几点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杨童舒(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晋东南村庙与聚落空间组合关系研究 ——以高都一村多庙模式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汪永祥1,孟诚磊2,葛川3,叶良4(绍兴市柯桥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石质文物表层工程性能保护材料适宜性评价 ——以羊山造像及摩崖题刻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李鑫1,赵刚2,李新明3,孙晨娇1,齐嘉1(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新型土遗址修复加固材料试验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李尔吾1,姚逊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视野下的道路遗迹[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韦宝畏,陈旭辉,裴宏博.风水学视阂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Karel Stibral,Veronika Faktorová,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工业景观之美学欣赏与艺术描述的缘起[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
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国际资讯[J].中国文化遗产,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