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科贡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张斌(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乐调理论之“同均三宫”专题研讨会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陈鸿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室内乐创作之演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肖璇(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民歌的教育传承与中国声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周耘(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论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张晶晶(宁波大学音乐学院).论阿多诺流行音乐与新传播媒介的批评理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喻辉(云南大学).全球视野下京房“一日音差”发现的重大历史意义[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和云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七、八届)).新中国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发展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张林(曲阜师范大学).鬼,还能被撵走吗? ——新宾满族正月扭秧歌放路灯“撵鬼”习俗音乐的功能变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欧阳平方(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武汉大学).黔东南苗家人的音乐文化认知模式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杨静(中国音乐学院).听觉音响与视觉影像相互介入叙事中的“女人故事” ——谭盾多媒体音乐《女书》叙事结构对位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黄大同(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上) ——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白佳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大音寥寥世传寡 繁声绮调何为者 ——明代顾挹江及其《步虚仙琴谱》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拉尔夫·洛克,林海鹏(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异域风情——从文艺复兴到莫扎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林海鹏.《音乐与异域风情 ——从文艺复兴到莫扎特》拉尔夫·洛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刘明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音乐表演焦虑研究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洛秦(上海音乐学院).《跨洋的粵剧:北美洲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王丹(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中国哈萨克族铁尔麦多元化旋律发展手法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邱桂香(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柏辽兹歌剧人物浮士德的生死博弈管窥 ——基于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的形象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宋克宾(星海音乐学院).论曾侯乙甬钟乐律铭文中“宫调关系”的分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刘康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新中国70年音乐创作中的中西多声思维碰撞与融汇[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庄永平(上海艺术研究所).中日乐律(调)三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刘桂腾(上海音乐学院).新类他者[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