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王锁牢,李广阔(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旋幽夜蛾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卢秉福1,吴遂2,刘晓雪3,孙秀才2,马春慧2(黑龙江大学;内蒙古糖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内蒙古甜菜制糖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赵婷婷,杨本鹏,王俊刚,甘仪梅,张树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研究院海南省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甘蔗叶片中蔗糖代谢酶活性及糖含量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尉耀升,许珲镁,呼忠婷,刘婷,刘玮婷,高三基,傅华英(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国华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PCR分子检测[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李可璇1,2,王录红1,2,李王胜1,2,兴旺1,2,谭文勃1,2(黑龙江大学国家甜菜种质中期库;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抗褐斑病甜菜种质资源和生防菌株的初步筛选[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彭菲1,邳植1,刘洋2,李胜男1,吴则东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梁阗1,罗亚伟1,游建华1,高轶静1,何为中1,谭宏伟2,周柳强2,刘丽敏1,刘红坚1,李涛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不同机械种植模式对甘蔗产量及效益影响[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李加群1,刀静梅2,纪新时1,邓军2,马艳1,王恒彦1(云南省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施用添加改良剂的酒精废液对土壤养分和甘蔗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刘昕彤1,2,3,申子萌4,张琦1,2,3,张西宁1,2,3,陶艳昵1,2,3,李志烨1,2,3,王希5,2,3,6,赵春雷1,2,3(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甜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糖料作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资蓝天生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甜菜基因BvPCNA-like的克隆及结构分析[J].中国糖料,2023,第2期
  • 周艳丽1,孙群英1,於丽华1,刘娜1,卢秉福1,刘晓雪2(黑龙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甜菜种植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张阳1,宁艳东1,兰西1,于翠香1,安仕博1,张海燕1,张宇航1,史生云2,郭艳侠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我国甜菜育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李乔乔1,2,王宇晴1,2,邳植1,2,吴则东1,2(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基于SSR 分子标记的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丁海云1,李银煳2,王晓燕2,李婕2,单红丽2,张荣跃2,李文凤2,黄应昆2(元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对甘蔗大螟和绵蚜防控效果评价[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宋娟1,陈廷速1,李冬萍1,张金莲1,夏子涵2,汪茜1,王梓廷3,董彩霞4(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施肥水平对新植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昝逢刚,吴转娣,吴才文,赵勇,赵丽萍,覃伟,胡鑫,刘家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法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徐新娟1,罗庆云2,魏琦超1(河南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期连作对甜叶菊植株养分及糖苷含量的影响[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罗庆云1,徐新娟2,印敏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基于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的植物材料产地溯源体系初探 ——以甜叶菊叶为例[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刘晓雪,王京(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01—2020 年我国甜菜成本收益动态演变与原因探究[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孙琳琳,刘建雄,郇町,胡华兵,刘珣,贺碧微(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滴灌条件下不同播期对甜菜生长的影响[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谭俊杰1,梁阗2,杨尚东3,谭宏伟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中国(广西)与澳大利亚甘蔗生产碳排放特征比较[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 张亚萍1,杨春胤1,马金慧1,张靖1,王亮2,谢忠清1(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凉州区黄羊镇人民政府).暗期间断对甜叶菊扦插苗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糖料,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