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三1,金强2,胡明毅1,韩起超3,孙建芳4,程付启2,张旭栋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地貌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与油气富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王武杰1,崔国民1,魏耀奇2,潘杰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国家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倾斜气井临界携液流速预测新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李勇,赵丽敏,王舒,孙亮,张文旗,杨阳,胡丹丹,陈一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井网周期性交替注水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包建平,杨茜,朱翠山(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海相原油中8,14-开环藿烷系列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于凡1,2,黄根炉1,2,韩志勇1,倪红坚1,2,李菁3,李伟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地质测控技术研究院).悬杆线井眼轨道设计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任妍君1,路岩岩1,蒋官澄2,周文静1,伍连松1,姚如钢3,谢水祥4(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胺型乳状液的二氧化碳、氧化钙响应行为及应用潜力[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鹿克峰,苏畅,程超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挥发性油藏原油采收率预测的改进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韩国猛1,王丽2,肖敦清1,楼达1,徐牧月3,赵勇刚1,裴眼路1,郭小文2,滕建成1,韩元佳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渤海湾盆地枣园油田古近系孔店组沸石矿物的岩浆热液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ALMEDALLAH Mohammed1,ALTAHEINI Suleiman Khalid1,CLARK Stuart1,WALSH Stuart2(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海上油田单水平井和多分支井组合开发方案优选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付永红1,2,蒋裕强1,2,3,董大忠4,胡钦红5,雷治安6,彭浩7,谷一凡1,2,马韶光7,王子萌1,尹兴平1,王占磊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与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非常规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开发事业部).渝西区块页岩储集层微观孔-缝配置类型及赋气机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刘国强(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非常规油气时代测井评价技术的挑战与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石油勘探与开发》SCI影响因子跨越攀升新高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石油勘探与开发》征稿简则[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5期
-
腾格尔1,2,卢龙飞2,俞凌杰2,张文涛2,潘安阳2,申宝剑2,王晔3,仰云峰2,高志伟3(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页岩有机质孔隙形成、保持及其连通性的控制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管全中1,2,董大忠2,张华玲3,孙莎莎2,张素荣2,郭雯4(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休斯顿大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富有机质页岩生物成因石英的类型及其耦合成储机制 ——以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韩文中1,2,赵贤正1,金凤鸣1,蒲秀刚1,陈世悦2,牟连刚1,张伟1,时战楠1,汪虎1(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湖相页岩油甜点评价与勘探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汤翔1,2,李宜强1,2,韩雪3,周永炳3,战剑飞3,徐苗苗1,2,周锐1,2,崔凯4,陈小龙1,2,王雷5(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处;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致密油二氧化碳吞吐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张祥辉,张昌民,冯文杰,徐清海,朱锐,刘帅,黄若鑫(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干旱地区分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 ——以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孙歧峰1,李娜1,段友祥1,李洪强2,唐海全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控技术研究院).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随钻地层倾角解释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李继强1,2,赵冠群1,2,戚志林1,2,尹冰毅1,2,许寻3,方飞飞1,2,杨棽垚1,2,齐桂雪3(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储集层应力敏感效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肖文联1,杨玉斌1,李闽1,李农2,尤靖茜3,赵金洲1,郑玲丽1,周克明2,任吉田1,王玥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类型储集层水驱油特征实验[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何治亮1,孙建芳2,郭攀红2,魏荷花2,吕心瑞2,韩科龙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碳酸盐岩储集层知识库构建方法及其在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位云生1,王军磊1,于伟2,3,齐亚东1,苗继军3,袁贺1,刘楚溪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SimTech有限责任公司).基于三维分形裂缝模型的页岩气井智能化产能评价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肖佃师1,高阳2,彭寿昌2,王猛1,王民1,卢双舫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混积岩孔喉系统分类及控制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付晓飞1,2,3,4,宋宪强1,3,王海学1,3,刘海涛5,汪顺宇1,孟令东1,3(东北石油大学CNPC断裂控藏研究室;东北石油大学“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及地下储库完整性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裂陷盆地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综合评价 ——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张喜1,张廷山1,赵晓明1,祝海华1,MIHAI Emilian Popa1,2,陈雷1,雍锦杰1,肖强1,李红佼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布加勒斯特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天文轨道周期及火山活动对中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有机碳聚集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束宁凯1,2,3,苏朝光4,石晓光4,李治平1,2,张学芳4,陈先红4,朱剑兵4,宋亮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胜利埕岛极浅海油田薄储集层地震描述及流体识别[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夏鲁1,操应长1,卞保力2,刘海磊2,王晓雪3,赵一伟1,燕苗苗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玄武岩方解石脉成因及其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石炭系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
林加恩1,2,何辉2,3,王怡华2,3(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华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广义管流-渗流耦合试井分析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