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函璐,孙礼璐,杨柳,罗晶,傅云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基于TRMM PR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东坡降水结构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谷皓东1,尹金方1,2,许先煌1,谢衍新1,李丰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研究中心).大气冰核浓度对华北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影响的模拟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徐同1,2,杨玉华1,2,谭燕1,2,殷岳1,2,王琴3,2(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创新中心;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2018年三个华东登陆台风暴雨数值预报结果的空间检验[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王明1,2,陈英英2,周毓荃3,李琦3(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基于一次暴雨过程的风云四号A星三种云参数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周伟东1,韩宁1,戴建华2,陈浩1,岳彩军3,张瑞怡1(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上海地区暴雨预警评估及不同天气型暴雨预警差异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范思睿1,2,3,王维佳1,2(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气象局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盆地秋季一次层状云弱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特征观测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张芳丽1,李国平2,3,李武阶4(武汉市江夏区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市气象台).2020年7月5—6日武汉江夏特大暴雨水汽源地和输送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高绍鑫1,刘静2,常煜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海拉尔区气象局).内蒙古地区四季和年降水量趋势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袁凯,庞晶,李武阶,李明(武汉市气象台).深度学习模型对武汉地区雷达回波临近预报的检验评估[J].暴雨灾害,2022,第4期
-
毛宇清1,李力1,姜有山1,李聪1,鲁明欣宇2(南京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一次春季雨雪天气的降水相态演变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廖胜石1,卓健2,罗建英3,零绍珑4,卢炳夫5(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广西贵港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广西汛期极端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卜文惠,陈昊明,李普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ECMWF模式对2020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预报偏差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钱磊1,2,邱学兴1,郑淋淋1,3,2,朱红芳1,安晶晶1,胡玥琦4(安徽省气象台;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黄山市气象局).基于降水空间分布相似的最优集成降水预报及其检验[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沈新勇1,2,3,施义舍1,王宏1,4,张梦5,韩静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气象局).GRAPES_Meso模式中两种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冷云过程模拟的比较研究[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韦惠红1,黄小彦1,刘文婷1,章翠红1,周金莲1,李康丽2,魏凡1(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省荆门市气象局).复杂山地下引发特大暴雨的准静止MCS观测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王一童1,2,王秀明2,俞小鼎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两个超级单体导致的冀豫交界区极端下击暴流预警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邓意学,肖天贵,汤志亚,史朝(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7月22日淮北地区两次龙卷过程的环境背景和雷达特征的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杨柳1,袁俊鹏2,孙囡1,傅云飞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基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东南坡降水个例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李傲1,2,高媛2,崔春光2(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暴雨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及社会管理机制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王银平,崔春光,廖移山,闵爱荣(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综述类气象科技论文选题与写作中的若干问题及讨论[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范爱芬,彭霞云,娄小芬,王丽颖,傅良(浙江省气象台).秋季台风倒槽特大暴雨的对流特征和预报难点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3期
-
王珏1,肖艳姣1,冷亮1,付志康1,管振宇2(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中心气象台).2021年5月武汉两次对流性大风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2期
-
周明飞,杜小玲,罗敬,齐大鹏,周文钰(贵州省气象台).贵州“5.15”极端风雹天气过程的环境场和雷达回波特征[J].暴雨灾害,2022,第2期
-
杜牧云1,2,赵娴婷1,周伶俐1,杜九三3,苟阿宁4,崔春光1,肖艳姣1(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宜昌市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台).鄂西南一次早春强对流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J].暴雨灾害,2022,第2期
-
肖雨佳1,李建2,李妮娜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CMIP6 HighResMIP高分辨率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模拟的评估[J].暴雨灾害,2022,第2期
-
赵强1,2,彭力2,3,李文耀1,李静睿4,欧阳雨1(陕西省气象台;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灾害性天气研究与应用中心;陕西省铜川市气象局;陕西省安康市气象局).2021年4月陕西一次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诊断[J].暴雨灾害,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