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芝艳1,刘兴荣1,周自强1,韩惠2,王喜红3,刘耀祥1(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白龙江中上游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朱瑞静1,2,李荣西1,刘新社3,杨鸣一3,覃小丽1,吴小力1,赵帮胜1,刘福田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储层成岩演化特征及物性演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刘彦萍,张乃禄,仵杰,高建申,王轲(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高分辨率时频面滤波的动液面信号识别与提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王秀华,李海霞,李占奎,李春艳,陈翠红,鲁辰桂,李荣华,祖凯玲,王柱生,刘凤琼(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新型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陈文琳1,2,武建军1,李春辉3(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于四声道超声流量计速度诊断参数的不确定度评估[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慕青松1,张敬书1,牛永红2,张皓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楼梯间外纵墙自重作用下面外失稳的理论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近5年影响因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赵楠,朱高峰,张扬,秦文华,陈惠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绿洲区葡萄冠层上下方叶片气孔导度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吕擎峰,谷留杨,单小康,刘备,郭连星(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李娜1,赵传燕1,臧飞1,杨建红1,郝虎2,安金玲2,张茂军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青海云杉叶枯落物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动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汪红1,刘兴明2,赵传燕1,刘宥延1,常亚鹏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农村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畜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基于面向对象的RF算法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黄葭悦1,赵传燕1,魏杨1,杨建红1,臧飞1,安金玲2,张茂军2,张恒平2,郝虎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室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地形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付旭东1,2,王金艳1,李龙燕1,陈金车1,苏士翔1,常伟2,王明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95994部队).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风场预报[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岳东霞1,牟鑫亮1,周妍妍1,郭晓娟1,魏乐民1,郭建军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疏勒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与土壤含水量耦合关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李超1,罗栋梁2,李雪梅1,刘磊2,陈方方2(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2018年天山植被生态质量综合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谢旭红,武磊,魏健美,吕佳南,李常斌(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种蒸散发产品在西北内陆河上游山区的适用性比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文佳1,2,梁月霞3,任文秀2,4,张义虎4,徐磊2,刘彬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北山任家山辉长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筱,杨阿敏,周维博(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西咸新区地下水位动态及驱动因子定量评估[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邢瑾1,候建西2,刘勇1,张寅丹1,3,刘立4,郭根发5(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北长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地理空间分析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32016部队;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Sentinel-2数据的祁连山草地自动提取策略[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刘兴明1,常亚鹏2,赵传燕2,戎战磊3,杨文赟1(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气候变化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方娜1,姜明浩2,邓玮2(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双忆阻器四维混沌系统的设计与电路实现[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束艾青1,2,魏鸣2,武芳3,许冬梅1,2,4,沈菲菲1,2,4,李超5,卞慧敏2,周萱2(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六安市气象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通市气象局).2019年7月10日四川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陈玥,马敏劲,苏雨萌,黄万龙(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京津冀主要城市与背景地区PM2.5分布差异[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一璞,左洪超,陈伯龙(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冬季东亚大槽振幅指数及其与东亚冬季地面气温的联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近5年影响因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苏贤保1,李勋贵1,2,张建香1,孟楠1,王乃昂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径流影响的时空差异[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杨颖丽1,徐玉玲1,李嘉敏1,蒋晓煜1,黎桂英1,高天鹏2(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锌铁单独或复合处理下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比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媛茜1,张毅1,2,3,孟兴民1,2,3,陈冠1,2,3,曾润强1,2,3,岳东霞2,3,4,郭富赟5,戴霜1,2,3,苏晓军4,刘旺财1,梁懿文1,王爱杰1(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活动构造断裂带巨型滑坡活动特性研究——以白龙江流域大小湾滑坡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 叶伟林1,2,康丽娟2,安亚鹏2,吴玮江2,孟兴民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甘肃永靖焦家村上庄2·28滑坡特点及成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