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甘靖轩1,许模1,李兆龙2,凌成鹏1,夏强1,程帅涛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优性组合预测模型在北天山隧道涌突水量计算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云舒1,梁捷宁1,郭琪2,张镭1,3(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非季风区与季风区云水资源及降水效率的差异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文琦1,李旭1,李艳1,刘抗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冬季Hadley环流与热带海表面温度的关系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陈金车,迪里努尔·牙生,王田宇,李旭,王金艳,谢祥珊,孙彩霞(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3种机器学习方法对空气污染预报效果的对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孔德臻,王梅梅,杨永春,王文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0-2020年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形态及碳排放量的演变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齐建伟,赵飞,黄宇哲,黄海霞,鲁松松(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红尾沙蜥鸟氨酸脱羧酶1高原适应的分子机理[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刘群1,姜兴东1,李海霞2,王秀华2,李荣华2,陈翠红2(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性能金刚石辐射探测器的研制与测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燕1,杨安杰1,孙善乐1,李璇1,李小觅1,孙慧2(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基于IT2-PCM的上肢外骨骼系统T-S模糊建模与预测控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宋文君,李旭,李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秋季ENSO与IOD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协同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5期
  • 卢业勤1,赵鹏军2,3,马国强1,肖人荣1,司子黄3,赵东一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康红红,刘海玉,侯跃华,乔晓磊,牛俊天,金燕(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微波干燥多孔硅酸钙干燥动力学及微观结构演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雪腾1,闭建荣1,2,张琳焓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半干旱气候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LI-8100A型土壤碳通量仪的数据质量控制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王娜1,2,孔子玄1,缪菲1,于鹏1(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蒿浸膏对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晓曦1,彭涛1,柯灵1,付曾1,何思明2(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考虑第二破裂面的折线墙背挡土墙的地震主动土压力[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高翔1,党倩文1,孙小霞2,常舒杭1,李杰1,闫安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基于Arc Hydro Tools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小流域划分[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占森,李育,高铭君,周雪如,李海烨,段俊杰,薛雅欣(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祁连山及周边地区沉积物磁化率指示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慕青松,王恺枫,张皓(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体呈梯形分布的光滑直立型挡土墙土压力理论[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黄志豪1,袁希平2,3,甘淑1,2,杨敏3,黎昊1,4(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地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山地实景点云数据处理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复杂条带状沟谷地形点云抽稀与内插算法对数字高程模型构建的精度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刘东发1,张豫川1,高旭龙1,刘智璠1,刘辰麟2(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中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木质素磺酸钙改良黄土的结构性机理[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舒和平1,2,刘蓉3,王刚3,刘兴荣4(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兰州市气象局;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基于连续因子和非连续因子的山区崩滑流易发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强1,吴学忠1,薄天利2(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沙尘暴期间运动尘颗粒对高压输电导线施加的应力预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刘佰阳1,郑宇2,魏琳1,刘梅1,金龙1(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面向模型未知的冗余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案[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党宁,谭磊(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理论物理中心).腔磁系统中的可调多窗口磁诱导透明以及快慢光转换[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李德奎(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理科教学部).具有未知参数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混合函数投影同步[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文汇,魏玉娟(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FC-投射复形[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李锦琪1,谢文斌1,刘高1,2,玄书晨1,覃漭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多尺度分层联合的泥石流物源信息精细化提取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4期
  • 刘刚,李嘉翔,魏文浩,海轩(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多目标优化组合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