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海涛1,2,赵越喆1,2,吴硕贤1,2,李倩1,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声学缩尺模型实验技术研究——以天津文化中心音乐厅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孙肃1,杨菁2,张楠1,张敏1(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清代田字形罗汉堂建筑形制考[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董贺轩1,郭四海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火车站广场多层面空间、路径与活动的关联研究——以武昌站为例兼议其使用[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王睿1,张韵2,张赫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普通市民视角的天津城市特色感知分异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刁星,程文,邹海利(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沈阳市城市综合体分布特征及关联因素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杨维菊,高青,万邦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研究——以SDC2013参赛作品“阳光舟”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徐晓燕1,曲静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不同时期住区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比较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程世丹(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水环境保护为导向的滨湖地带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王墨晗1,梅洪元1,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基于原真性思想的当代寒地建筑设计策略探析[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李桦(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住宅设计的二级模数系统及其运用[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陈晨,刘大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传统山水建筑景观原型意象的空间构形衍化解析[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周春山1,宋立新2,陈静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诠释学方法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城市设计——以广州龙藏社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尹瑾珩,胡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对建筑设计项目主动式推荐系统的讨论与分析[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陆勇1,陈瑶2(波兰斯蒂芬·维申斯基枢机主教大学;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刘湛恩旧居的保护修缮[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陈喆1,范润恬2,陈未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房地中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量化指标视角下城市设计导则构建的优化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A1期
  • 朱文松,赖荣平,陈冠竹.建筑物换隔音窗隔音性能之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94期
  • 林志明.探讨利用电化学再硷化技术修复火害後钢筋混凝土的效果[J].建筑学报,2015,第93期
  • 郑元良,邱建国,陈建忠,陈君弢,周楷峻,陈美儒,陈重利,曾姿燕.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能诊断方法研拟[J].建筑学报,2015,第91期
  • 赵又婵,郑维亮.街屋再利用之躯体与装修建材减碳评估:以餐饮类空间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91期
  • 张学圣,谢昕颖.调洪式土地使用规划架构之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91期
  • 沈哲纬,何明锦,辜炳寰,冀树勇,陈致向.整合崩塌-土石流灾害潜势评估模式之建立:以新北市汐止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91期
  • 邱启新.绿色堡垒:台北新圆环之绿活论述、自然再现与伪公共空间[J].建筑学报,2015,第91期
  • 徐洪澎1,康健1,2,吴健梅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3R”原则下现代木建筑创作的实证方案分析[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 庄慎1,华霞虹2(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平常的开始 平常的结果——上海宝山陈化成纪念馆移建改造[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 张龙,雷彤娜(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清漪园赅春园写仿金陵永济寺史实考[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 苏光子(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介入下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使用调查分析——以北京世贸天阶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 侯宇峰,刘灵芝,王昕(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日本老龄化进程及应对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 姜涌,朱宁,邓晓梅,王强,袁汝海,刘明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互联网+”与建筑学、建筑师的未来[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 邵继中1,2,胡振宇1(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日本传统木结构塔之建筑样式发展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1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