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舒平,卢杉,张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市中小套型住宅室内空间效率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仇志伟,周典,徐怡珊,刘柯琚(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GPS数据分析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领域调查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律穹1,沈瑶1,焦胜1,赵学彬2(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基于“资源-行为”视角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以长沙市中心城区20个综合体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陈思1,刘松茯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中东铁路的兴建与线路遗产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吴亮,陆伟,孙佩锦(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地铁枢纽站步行影响域与客流动线研究——以大连地铁西安路站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李欣1,程世丹1,李昆澄1,陈超萃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城市肌理的数据解析——以汉口沿江片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马毅,赵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东北村镇景观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王益1,吴永发2,严敏3(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学院;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徽州古村落水系营建与空间预防[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张昕,李华东(北京工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光绪《营造算例》抄本校勘[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孙澄1,范乐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基于强震破坏模拟的中学教学区灾损信息模型建构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刘扬,范悦,苏媛(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基于套型交换策略的单元式住宅开放式设计[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杨青1,陈天1,张侃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受访者特征的高层住区声环境评价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高彩霞1,2,丁沃沃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城市街廓平面形态与土地使用规定的关联性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虞春隆,党纤纤(西安交通大学绿色建筑研究所).流域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性区划方法研究——以泾河流域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康勇卫1,2,周宏伟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南方古村镇保护与研究中心).江西传统民居研究进展——兼谈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纲要[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宋晓明,陈滨,张雪研,徐友扣,王世博(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新能源研究所).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方式的信息-感应描述——以福建省福鼎市翠郊村古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赵淑红1,姜允芳2,赵锋1(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海洋贸易运作下明清两朝澳门城防变迁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李众,唐国安,邵子轩(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商业综合体空间配置、租户组合对人流分布的影响研究——以长沙德思勤城市广场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陈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从设计布局角度看响堂山中心柱窟的变异[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陈剑飞1,郝灵均2,方金3(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寒地居住建筑南阳台形态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庄怡(日本筑波大学).以苏州周庄传统建筑为例基于使用面积的广告牌色彩的可接受度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沈杰,张蕾(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五代及以前西湖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意义[J].建筑学报,2017,第A1期
  • 谢明烨,李冠慧.以环境效率观点探讨照明型式与色温度对工作者情绪与工作绩效之影响——以20~28岁年轻族群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102期
  • 李亭颐.Connect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to Urban Regeneration: The UK Experience[J].建筑学报,2017,第102期
  • 姚昭智,李奇臻,薛丞伦,郭耕杖.建筑系材料力学课程改善之研究-以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为例[J].建筑学报,2017,第100期
  • 李思敏.纽约曼哈顿华埠街区建筑空间解读[J].建筑学报,2017,第100期
  • 李振宇1,朱怡晨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迈向共享建筑学[J].建筑学报,2017,第12期
  • 童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作为异托邦的江南园林[J].建筑学报,2017,第12期
  • 张冬冬1,2,张茜茜3,戴靓华1(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地域建筑与城乡遗产研究所;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清漪园清可轩园林建筑遗址及复原研究[J].建筑学报,2017,第1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