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像源(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基于GIS和GDAL的地质灾害汛期风险预警产品信息自动化生成算法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康尘云(陕西铁道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基于倾斜摄影的高位危岩特征获取和稳定性评价——以重庆万州观音山危岩带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胡屿,张楠,吴东燃,陈亚,何辉(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金海湖新区田湾子滑坡活动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白光顺1,2,杨雪梅3,朱杰勇1,2,张世涛1,2,祝传兵2,4,康晓波2,4,孙滨1,2,周琰嵩5(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高正地信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昆明分公司).基于证据权法的昆明五华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党杰1,2,董吉1,何松标1,范宣梅2(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载LiDAR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在贵州水城独家寨崩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邓时容1,肖世国2(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嵌固段顶部拓宽型抗滑桩计算方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潘元贵1,2,3,伍中庚1,2,3,孙东1,2,3,谢小国1,2,3,田银川1,2,3,章舰钞4(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四川渠县“8·8”特大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张凯翔1,张占荣1,于宪煜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SBAS-InSAR和PS-InSAR技术在鲁西南某线性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林若昂1,2,3,简文彬1,2,3,聂闻1,2,3(福州大学岩土与地质工程系;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基于台风路径追踪的滑坡概率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许旭堂1,鲜振兴1,杨枫1,刘道奇1,简文彬2,徐祥1,邵连金1(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研究所).水-力耦合及干湿循环效应对浅层残积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杨相斌1,胡卸文1,2,曹希超1,金涛1,席传杰1,黄健1,杨瀛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试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四川西昌电池厂沟火后泥石流成灾特征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张磊1,吴彬卓2,滕舟斌1(浙江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浙江米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构建与实践——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宋洋1,杨辉2,李永启2,范波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深部锚固节理岩体蠕变-疲劳破坏能量演化规律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殷跃平(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方法与应用实践[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王晗1,邓亚虹2,慕焕东3,薛捷4(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西安典型地裂缝场地地脉动测试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张鹏1,唐雪梅1,李虎2,刘思铭3(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滑坡作用下X80腐蚀管道的极限宽度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张文涛1,2,3,柳金峰1,2,游勇1,2,孙昊1,2,3,杨华铨1,2,3,芦明1,2,3(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泥石流防治工程损毁度评价——以汶川地区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熊小辉1,2,汪长林3,白永健1,铁永波1,高延超1,李光辉4(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西南大地工程物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基于不同耦合模型的县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以四川普格县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张永海1,谢武平1,罗忠行1,翟世斌2(湖南省生态地质调查监测所;湖南中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名山白马沟危岩体稳定性评价与落石轨迹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王伟1,王卫2,戴雄辉3(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四川美姑拉马阿觉滑坡复活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石洋海,王贤能(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力法计算锚索抗滑桩内力分担比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易靖松1,王峰2,程英建1,张勇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以四川省阿坝县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铁永波1,徐伟1,向炳霖1,2,卢佳燕1,3,龚凌枫1,高延超1,田凯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科学院).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点面双控”体系构建与思考[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穆成林1,裴向军2,王睿1,王超1(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含多层软弱夹层顺层开挖高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邹凤钗1,冷洋洋1,2,陶小郎1,何松标1(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斜坡单元的滑坡风险识别 ——以贵州万山浅层土质斜坡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靳鹏1,2,3,申力1,2,3,韩晓极2,3,郭霁2,3,王毛毛2,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杨成业1,张涛2,高贵2,卜崇阳1,吴华1(西藏大学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SBAS-InSAR技术在西藏江达县金沙江流域典型巨型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文强1,胡卸文1,2,刘波1,席传杰1,何坤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试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丹巴梅龙沟“6·17”泥石流成灾机理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李光辉1,铁永波1,2,白永建2,熊晓辉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则木河断裂带(普格段)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易发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张志兼1,黄勋1,2,蔡雨微1,傅镜羽1,朱悦1,杨锐1,韩超群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武隆段滑坡灾害驱动因子演变格局与人类活动的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