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夫桂1,陈雪梅2,曹卫红1,王金凤3,张伟杰4(西藏大学教务处;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大学图书馆;西藏墨竹工卡县公安局).西藏高校创新实习管理模式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袁志明(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教学的三个维度[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张利涛,董华朋(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思想及其精神财富[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王云(青海师范大学).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建设[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刘慧勤1,吕晨青2(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民族高校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建立于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东杰加(西北民族大学社科学院).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809号《因明论典》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李懿(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浅析青海寺院美术资源保护[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董德宁(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明末“甘州屠城”事件考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胡芳(青海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秦汉时期咏青诗文的文学与历史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熙噶才忠(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丝路多民族民俗节日中的狂欢特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牟英琼(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海宗教仪式中的乐舞动态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
李卫青(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思想简述[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