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阳坤1,袁雨晴1,陈昌凤1,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智媒研究中心).人机情绪的趋同、循环与溢出——基于Twitter涉中议题的数据分析[J].新闻记者,2022,第9期
-
黄春燕,尹连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合作·隔离·让渡——机构媒体应对UGC策略研究的边界视角[J].新闻记者,2022,第9期
-
曹钺1,徐偲骕2,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平台社会研究的历史脉络、另类想象与亚洲道路——新加坡国立大学邱林川教授学术访谈[J].新闻记者,2022,第9期
-
陆国亮(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的媒介基础设施: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下的海底电缆[J].新闻记者,2022,第9期
-
马燕妮(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推荐《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研究》[J].新闻记者,2022,第9期
-
(《新闻记者》编辑部).2022新闻记者投稿须知[J].新闻记者,2022,第9期
-
钟祥铭1,方兴东2(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数字鸿沟演进历程与智能鸿沟的兴起——基于50年来互联网驱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机制变革与演进的视角[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李丹(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阅读史的角度考察《解放日报》改版后与读者的关系[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韩德勋1,黄杰2(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社交媒体逻辑对新闻生产影响研究——基于“财新网”和“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析(2013—2020)[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刘王平,郑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手机争夺战:智能设备监管与农村留守家庭秩序研究[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常江1,王润泽2,迈克尔·舒德森3,克里斯·安德森4,朱思垒1(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利兹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的基本观念:历史缘起与中西比较[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吕鹏1,2,裘然然1(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影视文化与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从示范到失范:偶像与粉丝的互动及其治理[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陈红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代表性危机:美国的新闻媒体与民粹主义运动[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许竹(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媒介融合视域下新媒体发展策略创新——推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发展研究》[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新闻记者》编辑部).2022新闻记者投稿须知[J].新闻记者,2022,第8期
-
胡翼青1,2,赵婷婷2(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媒介性的具身性:对具身关系的再认识[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陈阳1,2,吕行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控制的辩证法:农村青少年的短视频平台推荐算法抵抗——基于“理性—非理性”双重中介路径的考察[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王昀,张逸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即刻联结与流动“办公”:通勤情境中的新闻从业者及其生产实践[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周子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足不出户做新闻:远程报道的常规与新闻业的地方性困境——基于对S报的田野调查[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俞立根1,顾理平1,2(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员会).“隐私已死”与技术社会的想象式抵抗[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论作为“目的”的新闻[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刘兢1,陈芷薇2(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华南师范大学).数字中国的西方学术想象——2010年以来海外中国学刊里的ICT与中国研究[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刘钰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卖报小行家”:民国时期的报童考察[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董玉莲(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路径探究——推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略》[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新闻记者》编辑部).2022新闻记者投稿须知[J].新闻记者,2022,第7期
-
王敏(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空荡荡的编辑室”:互联网时代新闻民族志的重思与改造——基于对一家省级党报的田野研究[J].新闻记者,2022,第6期
-
余沐芩,宋素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流量指标意味着什么?——数字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劳动控制与自主性研究[J].新闻记者,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