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娟娟(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奥卡姆和柏力对简单指代划分的比较[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浩(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章太炎佛学思想中的人性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胡安琪1,吉顺权2(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区块链技术公众关注度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韩宇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王顺法“琉璃三部曲”对工商业题材的开拓与探索[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文君(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高心夔致潘祖荫未刊信札考释[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春阳,钟雅利(苏州博物馆).商业化背景下晚清苏州观前地区社会管控研究——以“士女游观”为重点的考察[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沈治钧(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陈衡哲与庚辰本及胡适[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意泊(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苏州市雕塑协会).张意泊作品[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艳芬(苏州科技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论美尼(泊尔)《千禧年挑战合约》的签订[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爱玲(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致谢语与致歉语内在关联的跨语言考察[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贺文华(西安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三重逻辑理路[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史嵘,赵银(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长三角金融协同与产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及演进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喜霞(西安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灾异与吏治——以清世宗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肖欢(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澳大利亚自由党对华鹰派代表人物及其影响[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晓彦,欧娇娇(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袁鳞(苏州科技大学 文学院).三藩之乱背景下的寓杭文人与杭州文坛[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苑丰(南京审计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习近平农村发展“统”的思想之内在逻辑探析[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庆霞(合肥学院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论薛时雨《藤香馆词》的“浙西风味”[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韦洪涛(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心理振兴”[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董波1,2,3,施琳1,龚小霞1(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中心;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风险认知对自主学习和拖延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姚远1,吴云2,江珂1(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情绪状态与可信度对面孔识别的影响[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赵碧霄(北京语言大学 中华文化研究院).论冯梦龙的小说观——以五则序言为考察对象[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小平(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闻叙事漫画重复叙述策略的符号学阐释[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骏勃(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清代祈谷礼日期的制度化调整与完善[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骅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省油画学会).张骅骝作品[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骅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省油画学会).《克里米亚的晨光》[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骅骝.《乌克兰姑娘》[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