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钮维敢1,陈康2(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冷战遗留视角下的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研究[J].国际观察,2023,第3期
-
王玫黎1,陈雨2(西南政法大学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论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合法性的构成范式[J].国际观察,2023,第3期
-
邱慧心(南京大学法学院).全球安全倡议中“普遍安全观”的历史建构与国际比较[J].国际观察,2023,第3期
-
胡键(上海政法学院国家安全研究院).文化共享、政治价值对立的国际社会何以共处?——与郭树勇教授关于“文化国际主义”的对话[J].国际观察,2023,第3期
-
陈文兵(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意蕴与学理解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J].国际观察,2023,第2期
-
张帆(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国故事”作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方法[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杨波(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杨波(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江时学(上海大学).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十大要素[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丁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建设刍议[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信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盛文忠(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日本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
袁勋(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俄罗斯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设的主要类型及特点[J].国际观察,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