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玥1,张豹2,周晖1(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5期
-
黄潇潇1,张宝山2,俞国良3(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日常小团体多样性与老年人身体症状的关系:团体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压力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5期
-
蔡雪斌1,桂守才2,唐易齐3,张硕4,许明星5(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扬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复原力的影响:自我控制与调节聚焦的链式中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郎悦茹,龚少英,曹阳,吴亚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网络学习中师生交互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自主动机与学业情绪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张野1,王凯1,刘祖志2,申婷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高中生消极社会适应的关系:人际自立和校园排斥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李玉华1,王桐2,刘悦1,俞劼1,林崇德3(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薛笑然,黄碧娟,李红霞,赵晓萌,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小学儿童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的纵向联系:学业拖延和数学元认知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杨晨1,连帅磊2,陈春宇1,孙晓军1,周宗奎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同伴依恋与初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刘勤学1,2,张玲玲1,2,3,林悦1,2,丁子恩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消极家庭表征与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归属感需求和社交敏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陈建文1,刘艳1,2,谭千保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累积生态风险与高职生学习倦怠:消极自我图式和网络成瘾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张春阳1,徐慰2(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期创伤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情绪: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蔺姝玮1,孙炳海1,2,黄嘉昕1,肖威龙1,李伟健1,2(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共情对广义互惠的影响: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严益霞1,2,刘颜蓥1,丁芳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浙江省长兴县太湖高级中学).心理理论与社会互动方式对初中生社会善念发展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殷锦绣1,2,蔺秀云1,刘伟3,王玉龙4,彭勃5(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养方式的母子感知差异与儿童抑郁的关系:母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王小凤1,2,燕良轼2,丁道群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良心的影响:特质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张锋1,尹华站2,靳凯歌1,臧鑫磊1,朱芷毅1,赵俊峰1(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聋生1秒以下与以上的视时距知觉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史梦梦,任桂琴,吕潇潇,张巧,李海娇(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理解监控的即时加工过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王燕青,杨晓梦,赵婷婷,高春颍,张洋,赵庆柏,王福兴,胡祥恩(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段是视频学习的有效方式吗?[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江盈颖1,2,安静1,2,马丽1,2,朱莉琪1,2(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8~15岁儿童贫富观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成人的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4期
-
谢云天1,2,史滋福1,尹霖1,兰洛1(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王国霞1,赵扬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关系的元分析:心理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谢韵梓1,吴继霞1,王诗成2,阳泽3(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儿童期情感忽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何安明1,万娇娇2,惠秋平1(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手机依赖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学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和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王斯麒1,2,赵彬璇1,吴红3,刘伟1(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婚姻质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和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田玮宜,徐健捷,吕广林,王轶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亲子信任与青少年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魏华1,2,何灿3,刘元4,周宗奎2,李倩1(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青少年留守经历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顾红磊1,2,丁仲羽3,夏天生4,王立昭5(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自我批评与青少年自伤: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唐蕾1,2,刘衍玲1,杨营凯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亲社会行为的认知过程及脑神经基础[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
张傲雪,高佳,王阳阳,高亚茹,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类对知识的好奇:认识性好奇心[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