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丹1,郭炀炀2,陈杰1,蔡术1,张颖杰1,曹诗悦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红樱桃实验园).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5期
-
丁芳媛,杨义滢,王阳茜,贾云丞,程刚(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新生短期择偶态度:基于潜变量增长建模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5期
-
沙晶莹,张向葵,刘千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人以群分?学业动机比较对青少年同伴选择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5期
-
张弘弛,毛伟宾,崔慧园,安姝,李庆元(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价值对老年人项目记忆和联结记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5期
-
银小兰1,2,周路军3,朱翠英4,5(广西财经学院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分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省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学校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欺凌的界定:文化和发展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胡义豪1,徐璐妍1,卞小华2,周颖3,刘俊升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班级攻击规范凸显性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余易达,潘斌,苗新煜,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班级师生关系调节学生反欺凌态度与欺凌行为的关系:一项多水平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辛国刚,张李斌,常睿生,张云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青少年早期受欺凌发展轨迹:抑郁、自尊和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鲍振宙,储怡佳,王帆,柳希希(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校园欺凌中的“袖手旁观”:校园氛围、学校联结和道德推脱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牛湘,冉光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同伴关系与幼儿问题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李甜甜,董会芹(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父母冲突知觉与儿童焦虑情绪:正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何安明,张钰睿,惠秋平(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感恩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手机冷落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丛佩瑶,贾宁(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元认知监测中容易度判断与学习判断的分离:来自行为与近红外脑成像的证据[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纪林芹,邹小慧,张露露,张良(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与冷酷无情、共情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李腾飞,马玉鑫,宋瑞君,陈亮(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早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张文洁1,2,范增1,黎蕾1,刘毅3,钟毅平1,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二幼儿园).接受对象的常规行为与资源需求对5~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马星1,2,刘文理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汉语单音节中元音影响塞音识别的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王丽娟1,马嘉琳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美术生和非美术生的动作记忆表象编码[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Peter K.Smith(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心理学系).校园欺凌的跨文化差异问题:特征与干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4期
-
冯全升1,周宗奎2,3,孙晓军2,3,张艳红1,连帅磊1,2(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与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喻昊雪1,李卉1,王福兴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与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李金文,白荣,王雨萌,刘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青少年抑郁与自伤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其关系:基于两年的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高玲,孟文慧,刘介地,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自尊和基本共情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彭海云,盛靓,王金睿,周姿言,辛素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2019年我国青少年孤独感的变迁: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张鹏程1,李喜1,韩午阳2,沈永江1(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汪悦,熊昱可,任萍,杨柳,苗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受欺负对初中生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道德推脱和性别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赵纤1,2,王志航2,王东方3,袁言云2,尹霞云1,黎志华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性别及父母教养方式异质性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杜秀芳1,武玉玺2,徐政3,袁晓倩3,陈功香1(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济南稼轩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钱启动与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
程阳春1,2,3,黄瑾1,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豫章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近似数量系统与数学能力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