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杰宽(桂林旅游学院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院).旅游与碳排放:全球视角与区域比较[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柳林1,2,吴林琳1,张春霞3,宋广文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务学院).接触型与非接触型犯罪时空稳定性对比及其联合防控——以盗窃和电信网络诈骗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毛媛媛1,李凤仪1,殷玲2,王德3(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网络形态的街道空间环境与“两抢一盗”犯罪的关系研究——以HS市原DP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林小标1,2,李娜3,4,陆玉麒1,2,周颖5,李玉良6(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集美大学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日本文教大学).历史地理视角下丝绸之路空间格局及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张喆1,胡志丁1,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基于国别地缘环境视角解析缅甸民主化改革进程[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王宗侠1,2,刘苏峡1,2,3,邱建秀4,莫兴国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1980—2019年1 m土层贮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贺力1,陈晨1,王忠民2,安平2,3,刘敏3(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市公安局;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城市微环境与盗窃犯罪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马帅1,李晨曦1,刘言1,陈建徽1,陈发虎1,2,3,黄伟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山生态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四套全球网格降水数据集在伊朗的适用性评估[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张文雅1,刘晓凤2,王雨3(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香港大学地理系;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国际水政治研究进展与政治地理学展望[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王志华1,2,郜酷1,2,杨晓梅1,2,苏奋振1,2,黄翀1,2,石铁柱3,4,颜凤芹1,2,李贺1,2,张慧芳1,2,吕宁1,2,潘婷婷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地理学视角下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发展探讨[J].地理研究,2022,第11期
-
王正1,2,樊杰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特征及研究展望[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孙燕铭1,2,3,周传玉2(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马雯秋1,2,朱道林3,姜广辉2,4(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张仪辉1,2,梁康1,刘昌明1,吕锦心1,2,白鹏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尼洋河流域极端气候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能成因[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黄幸1,谷浩2,石美施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场域理论视角下商业绅士化对周边老旧住区的影响——以成都大慈寺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李彦平1,2,王煜萍3,曹诚为4,池源1,2,刘大海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基于区际负外部性理论的海岸带空间用途管制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李琳1,曾伟平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刘涛1,2,张家瑞1,2,曹广忠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人口流动对区域老龄化进程的影响——一个方法论探讨[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孙鸿鹄1,甄峰2(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面向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矛盾的城市韧性综合评估及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张亚静1,张春来1,魏国茹1,伍永秋2,李文平1(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藏北青南高原地表风蚀粗化特征[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桂钦昌1,2,杜德斌1,2,刘承良1,2,侯纯光1,2(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基于随机行动者模型的全球科学合作网络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杨振山1,杨航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多尺度人力资本空间测度:格局分析与尺度关联[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李鲁奇1,2,3,孔翔3(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第四次创业”中开发区跨界联系的网络特征与微观机制[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李东昇1,崔步礼2,赵云朵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环青海湖地下水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王欢,王芳,郭梦瑶(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居民购物出行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时间利用调查[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杜欣儒1,路紫2,田庆宝3,闫宇航2(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石家庄市远郊村COVID-19传播网络解构及其流行病学解释[J].地理研究,2022,第10期
-
姚常成1,吴康2,3(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与城市创新发展[J].地理研究,2022,第9期
-
丁志伟1,2,3,4,马芳芳1,2,3,4,张改素1,2,3,4(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抖音粉丝量的中国城市网络关注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2,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