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赖天伟1,颜少航1,赵琪1,丁文静2,刘玉涛3,侯予1(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考虑热效应的液氢气泡生长特性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蓝碧兰,郭晴,全晓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LBM-CA的六角冰晶非平衡生长模拟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沈铣1,2,滕俊华1,2,周伟明1,2(上海市气体工业协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温容器分技术委员会).小型液氢储罐无损储存影响规律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张周卫1,刘要森2,樊翔宇2,汪雅红1(兰州交通大学LNG 低温装备及自动化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空间低温冷屏蔽系统分布式点蒸发制冷模型表面温度分布规律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陈余秋(中国航发商用发动机有限公司).基于应力分析的车载低温绝热LNG气瓶的结构优化和疲劳寿命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刘丽丽1,代威2,杨智3,廖传军2(西安航天神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超临界态二氧化碳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冯飞,方涛,王克军(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低温煤油结晶试验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4期
  • 许晟1,郭志敏1,代海斌1,薛明喆2,朱绍伟1(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中间压力对往复式液氢泵容积效率的影响[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滕钧杰1,2,王凯1,2,张志宇3,尹路3,王峰3,俞华栋3,卢涵3,植晓琴1,2,邱利民1,2(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基于氮制冷循环预冷的氢液化流程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邱国毅1,高荣2,司标2,张伟2,马恒高3,周杰3,王凯1,植晓琴1,邱利民1(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低温储罐大流量回液冲击液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张岩,许锦阳,洪芳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稳态法实验研究Ga68 In20 Sn12 液态金属界面热阻特性[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郑茂文1,2,赵密广1,卫铃佼1,潘子杰1,2,全加1,梁惊涛1,2,陈厚磊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稀释制冷机3 He-4 He 混合溶液非稳态制冷过程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姚余波1,2,陈克平1,2,滕钧杰1,2,植晓琴1,2,王凯1,2,邱利民1,2(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浙江省制冷与低温重点实验室).混合工质预冷氢液化流程设计与能效分析[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赵乾坤1,倪清2,王金坤1(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超导波荡器样机冷屏冷却系统设计与应用[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段燕波1,2,王维3,王珏4,黄荣进1,2,李来风1,2,周远1(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散热模拟及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许张良,谭宏博,吴昊(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填充二氧化碳的低温真空管道绝热性能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林锦城,植晓琴,韦涛,陈鑫,邱利民,王凯(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大功率脉管制冷机回热器填料优化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刘伟1,黄杉1,杜双松2,卫靖2,董晓宇2,高婷1,景甜甜1(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TER 边校正场线圈测试冷屏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田大成1,练敏隆1,叶翔2,孙立达2,刘欣彤3,王莉娟3,王乃亮3,赵密广3(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关于一种高纯铝冷链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丁文静,徐靖皓,龚洁(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真空低温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量仪的研制[J].低温工程,2022,第3期
  • 王英梅1,2,王俊程1,2,刘永恒3,4,王茜1,2(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功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长度比对低温重力热管强化传热的影响[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刘岳鹏,周磊,金诚(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应力波技术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应用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谢福寿1,2,夏斯琦1,朱宇豪1,马原1,王磊1,厉彦忠1,2(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航天低温推进剂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G-M 制冷机的小型氢液化装置开发[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李文振1,张周卫2,樊翔宇1,刘要森1(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LNG 低温装备及自动化研究所).PFHE 型五级液氮预冷氢膨胀与四级氦膨胀氢液化工艺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周俊海1,2,赵盼盼1,2,刘孝亮1,张伟1,2,黄静1,2(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氢气瓶疲劳检测实验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刘磊1,申运伟2,陈舒航1,邱长煦1,刘少帅3,刘东立4,甘智华1,2(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大城市学院低温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西湖大学工学院浙江省3D 微纳加工和表征研究重点实验室).氢低温套管式换热器模拟及实验验证[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吴晓艳1,2,黄奕翔1,张旭1(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于Comsol 的大惯性热阱被动冷却效果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邢恩春1,2,唐清君1,陈厚磊1,荀玉强1,蔡京辉1,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100—140 Hz 脉冲管制冷机耦合特性的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 艾丽斯佳,胡石林,储诚节,吴全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液氢温区下单温区双管道绝热支撑的热-结构耦合研究分析[J].低温工程,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