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勇,黄鑫,杨晓凡(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缆槽对电缆间串扰的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上官伟1,邓雨亭1,柴琳果1,聂敏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基于旅客画像的航班出行选择预测方法研究与实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吕伟,张菁,任丽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不同负荷模型对上海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郭北苑1,孙玉龙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认知结构的高速列车对标停车控制算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胡九川1,范东睿2,程建聪1,严龙2,彭燕1,叶笑春2,李灵枝1,钟海斌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处理器片上缓存内及时局部性环境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付文秀1,李亚1,吕继东1,李丹勇1,李洋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强化学习的新型列控系统区间行车间隔控制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德干1,2,曹利香1,2,张婷1,2,赵彭真1,2,张捷3(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智能计算及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视觉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边缘计算的车联网中数据回传新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于文娟1,李德才1,2,李艳文2,张志力1,董珈皓1(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真空镀膜机用小型磁性液体密封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刘钰1,2,赵国堂1,2,3,曹毅杰1,2,许乾奇1,2,孙晓丹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温升作用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损伤演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袁振洲,刘立强,王佳冬,赖坤涛,郭禹(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考虑不均匀发车间隔的高铁接运公交时刻表与车辆调度优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高亮,张雅楠,吕宝磊,秦莹,钟阳龙(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千米级以上超大跨径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分析及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刘江1,2,3,许康智1,2,蔡伯根2,3,4,郭忠斌1,2,王剑1,2,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与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基于XGBoost的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赵友平,卢聪(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区块链的频谱管理:综述与初步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陈琳1,姚恩建1,2,杨扬1,2,卢天伟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联程中转旅客的城市枢纽间换乘行为建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赵建东1,2,贾卓瑾1,梁营力3,孟畅畅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区域路网关键路段识别[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邵春福,薛松,董春娇,王晟由,庄焱(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考虑时空相关性的网络交通流短期预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凯1,刘留1,于蒙2,韩柏涛1,周涛1,刘盛尧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郑州局集团公司电务部;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超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吴娇蓉1,2,谭丝杨1,王宇沁1,2(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郊轨道对城镇空间活力影响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和敬涵,王子莹,李猛,倪平浩,张可欣,宋元伟(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改进符号聚合近似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5G保护方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崔赞扬,张星臣,王志美,陈军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动车所选址和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协同优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顶立1,曹利强1,2,房倩1(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城市隧道施工的环境力学响应预测及动态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方跃法,黄一峻(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基于仿人并联手指机构的机器人灵巧手设计与性能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何世伟,宋瑞,李玉斌(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铁路运输态势推演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立伟,杨露明,宋佩佩,刘晋琦(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多铰接结构的现代无轨列车路径跟随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朱康丽1,吴建军1,李大庆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社交与出行的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稼琼(北京交通大学).思源致远 勇攀高峰 ——《北京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专刊》序[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