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颂(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科研导向型吸附分离过程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张伟安1,田佳1,黄宝萱1,陈健壮2(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蒋翠玲,万永菁,朱煜,庞毅林,王嵘(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华为“智能基座”项目的课程建设探索——以人工智能导论与基础算法实训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孟秀霞,张津津,庄淑娟,黄昊飞,王平,杨乃涛(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化工原理课程三维立体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张建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董冠英,张亚涛(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化工发展与人类进步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张明珏,王颖,梁帅,徐淑婷,王盼盼(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制药与化学化工学院).基于RBL模式的师生共建微信公众平台实施路径——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丁靖,王磊,冯能杰,杜薇,管国锋(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以热量传递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芦永红,苏保卫,卞俊杰,李春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面向新工科的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贺理想,梁庆祥,吴爱斌,杨彩彩,赖璐(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方高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苏勇1,PERELYGINA Aleksandra2,龚斌1,于三三3(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系;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合作办学背景下中外联合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黄婕,何清,刘金库(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学在华理”生态传承与新时代育人创新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李俊英,马烽,杨鹏飞,张文郁,陈明辉(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利用专业实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以化工热力学实验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任聪静,王靖岱,孙婧元(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基于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化工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以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董海艺,侯丽敏(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我国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张婧,董溯战,孙晓东(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生态文明理念下化工类专业环境法教育路径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徐威,王瑶(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原理驱动的化工原理实验启发式教学方案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陆荣华1,杜文莉1,刘涛1,郁惠蕾1,孙洪锋1,钱嫦萍2(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东理工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内涵式发展: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十年回顾、成效与展望[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张宇晴,周彦波,李剑(华东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华东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孙仲颖,马小思,徐仲玉,刘朝阳,周翾,马磊(华东理工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药学三级开放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周帼彦,邢改兰,曹军,曾力丁(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电系统综合换热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辛忠.七秩育桃李 奋发谱新篇——《化工高等教育》恭贺华东理工大学七十周年校庆[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5期
  • 杨庆春,储根云,张旭,李智伟,罗浩,张大伟(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谢爱娟,刘文杰,孔泳,罗士平,陈艳丽(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新工科视域下虚实结合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阳富强,余龙星,李鑫(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研究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谭红岩(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基于示范课程的实证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叶美玲,陈翠雪,黄加乐,王远鹏,洪文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程认证与“大思政”背景下的新生研讨课改革——以化工学科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蒋翠玲,万永菁,朱煜,庞毅林(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华为“智能基座”计划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以机器视觉算法实训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陈煜,李晓萌,庞思平,金海波,陈棋(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基于国防特色材料学科平台的先进复合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 张丹丹1,王栋2,裴振昭1,武耐英1,陈恒宝1(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艺学与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耦合的协同效应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