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泉,牟鹏,徐辉(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图式语言视角下的酉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解析[J].新建筑,2022,第5期
-
刘韩昕1,罗甲2,沈竺莉2(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私密性活动视角下的古典园林情绪恢复性效应研究——以苏州网师园为例[J].新建筑,2022,第5期
-
徐涵1,邱江枫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解体修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尧古村布依族禾晾式禾仓营造技艺研究[J].新建筑,2022,第5期
-
玉潘亮,冯棣(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宅第、粮仓与卡拉OK厅——村民视角下的桂东南近代民居遗产价值认知[J].新建筑,2022,第5期
-
邢国庆,王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大墨雨村民居改建活动的观察、记录与解读[J].新建筑,2022,第5期
-
沈攀1,林广思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布扎”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从《浙江民居》看一种中国民居研究方法[J].新建筑,2022,第5期
-
陆琦1,刘国维2,王珍珍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本土知识生产的民居建筑学学科主体性建构[J].新建筑,2022,第5期
-
黄勇,刘勇,陈宇(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围护体系设计中的适宜技术实践——盘锦市翠霞湖接待中心网球馆[J].新建筑,2022,第5期
-
叶露,杜昱璇(苏州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研究院).技术视阈下库哈斯的乡村研究[J].新建筑,2022,第5期
-
张若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建筑系).情感导向下的数字建筑理论探源——以三位先驱数字建筑理论家为例[J].新建筑,2022,第5期
-
汪妍泽1,吴冠中2,李悦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TAG(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气候适应性视角下亚洲城市历史街道更新策略研究——以越南河内老城马云街为例[J].新建筑,2022,第5期
-
项星玮1,宋振旭2,张烨3,刘翠4,白洁5(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构建具有跨学科内容整合特征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框架——面向新工科建设背景[J].新建筑,2022,第5期
-
刘畅,谢辉,吕旺阳,周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探索·协同·疗愈——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声景设计教学创新与实践[J].新建筑,2022,第5期
-
董贺轩1,王云静1,吴巍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市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一体化整合研究[J].新建筑,2022,第5期
-
李凌燕1,布正伟2(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审丑:当代公共场域建筑生态负面检视[J].新建筑,2022,第5期
-
黄曼,钱华,胡航(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BIM和参数化技术在异形建筑设计优化阶段的协同应用[J].新建筑,2022,第5期
-
张险峰,杜晓蕙(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感官-切片”叙事法下非遗村落轴线重塑——以山西襄汾丁村为例[J].新建筑,2022,第5期
-
郭彦斌(厦门竖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客家民居的活化探索——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逢源楼改造[J].新建筑,2022,第5期
-
杜春宇1,刘孟荀2(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集体记忆的共享回声——安吉县大竹园村小村客厅设计[J].新建筑,2022,第5期
-
杨超(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境域六义——发生现象学视野下的建筑与艺术创作方法刍议[J].新建筑,2022,第5期
-
韩林飞,李思扬(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1920—1930年代苏联建筑设计竞赛中的创新及政治影响[J].新建筑,2022,第5期
-
黄旭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计划”——理论探索与教学训练[J].新建筑,2022,第5期
-
于烔(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从展览到实践——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与深圳城中村改造探索[J].新建筑,2022,第5期
-
陈培佳1,方舟2,姚圣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地产参与模式下广州城中村改造中历史资源的保护研究[J].新建筑,2022,第5期
-
孙畅,邱峰(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从山水画到山水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规划探索——以台州市黄岩区永宁江滨水风貌区城市设计为例[J].新建筑,2022,第5期
-
李晓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聚落与民居研究[J].新建筑,2022,第5期
-
郭娇妮1,2,赵伟峰3,刘小虎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生活习俗与住居空间——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民俗文化视角解读[J].新建筑,2022,第5期
-
王纲,王烨(STWD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教育建筑的社会性回应——重庆市石子山中小学综合体设计[J].新建筑,2022,第5期
-
司马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面向积极老龄化的社区互助式养老服务模型——韩国敬老堂的经验与启示[J].新建筑,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