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臣明1,姚宣霞1,周芳1,郑雪峰1,杨晓君2,戴荣3(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曙光信息产业成都有限公司).基于硬件虚拟化的云服务器设计与实现[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陈思光1,2,尤子慧1(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宽带无线通信和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雾辅助物联网中公平节能的计算迁移[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王贻明1,王志凯1,吴爱祥1,彭青松1,李剑秋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基于温度效应的半水磷石膏水化反应热动力学模型[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林清侠1,汪澍1,2,金龙哲1,2,欧盛南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基于13C-NMR和FTIR的煤尘润湿性定量表征[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罗云飞1,龙红明1,2,赵利明3,周江虹4,余正伟1,王毅璠1(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烟气循环烧结热风罩内气流数值模拟及优化[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陈真真,陈洪强,黄磊,郝南京(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分形微通道换热过程强化研究进展[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刘应书1,吴晓永1,李子宜1,杨雄1,刘文海1,侯环宇2,邢奕1,李金娟3(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钢集团钢研总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钢铁烧结烟气NOx吸附净化的吸附剂特性[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郑子祥,王恩会,侯新梅,杨涛(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碳氮化物(MXene)的稳定性及改进方法[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1期
  • 曹锐1,多吉1,2,李玉彬2,蒙晖仁1,蔡永强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发展现状及展望[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张吉雄1,汪集暘2,周楠1,孔彦龙2,朱存利1,刘恒凤1(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深部矿山地热与煤炭资源协同开发技术体系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蔡美峰1,2,马明辉1,2,3,潘继良1,2,席迅1,2,郭奇峰1,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矿产与地热资源共采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亢方超1,2,唐春安2,李迎春2,李天娇2,门金龙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深地工程研究中心).增强地热系统研究现状:挑战与机遇[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郭平业1,2,卜墨华1,2,张鹏1,2,何满潮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矿山地热防控与利用研究进展[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李迎春1,孙文明1,亢方超1,2,唐春安1(大连理工大学深地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深地热开采热能提取效率研究及对EGS-E的启示[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刘志强1,2,陈湘生2,3,宋朝阳1,2,程守业1,2(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矿山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我国深部高温地层井巷建设发展路径与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郭奇峰1,2,钱志海1,2,潘继良1,2,席迅1,2,蔡美峰1,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温花岗岩热冲击后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马峰1,2,王贵玲1,2,朱喜1,2,张薇1,2,黎楚童3,唐显春4,余鸣潇1,2,赵志宏5,杨睿月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清华大学).雄安新区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强化增产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刘敏1,2,毛景文1,2,3,蒋宗胜3,赵盼捞1,2(自然资源部战略性金属矿产找矿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胶东地区矿产与地热资源共采可行性浅析[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陈湘生1,武贤龙1,包小华1,崔宏志1,宋朝阳2,刘志强2(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基于矿-热共采的深部高温岩层地下巷道硐室建造技术思考[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潘继良1,2,郭奇峰1,2,任奋华1,2,张英1,2,武旭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化学浸泡作用下热冲击花岗岩物理特性与导热性能演化机制[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张英1,2,郭奇峰1,2,席迅1,2,蔡美峰1,2,伦嘉云3,潘继良1,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多形态裂隙砂岩水力耦合破坏过程与增透机理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王雷鸣1,2,罗衍阔2,尹升华1,2,周根茂3,廖文胜4,李召坤4(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新疆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深地金属矿流态化浸出过程强化与地热协同共采的探索[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周福宝1,2,黄荣廷2,辛海会2,菅从光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矿井通风热湿提取与资源化利用方法[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张波,詹睿,刘浪,郇超,赵玉娇,王美(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深部矿井水平方螺旋形埋管充填体换热器及其耦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蔡美峰(北京科技大学).深部矿产与地热资源共采专刊序言[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10期
  • 崔志峰1,徐安军1,上官方钦2(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国内外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策略分析[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9期
  • 张福君,杨树峰,李京社,刘威,王田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双碳”背景下低碳排炼钢流程选择及关键技术[J].工程科学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