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兴华1,朱伊奇2(四川省东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都汇智建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职业教育数字化赋能提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魏新1,唐建云2,吴健3(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规划处;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大数据视域下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韩先满1,刘星海2,龙敏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化处;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网络中心).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杨光军1,曹林2(滨州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云班课的高职教学模式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闫仁清1,张雅茹2,李运堂2,丁玉华3,李美珍3(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务科;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信息中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期体育混合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张志强1,杨洪瑾2,王建邦3,王松2(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高汝武1,江涛2,沈丹平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数据中心).云原生数字基建底座助力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1期
-
宁连举1,2,刘经涛1,2,苏福根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及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黄冠,曾靖盛(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宁连举,刘经涛,苏福根(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处).中国教育信息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汪学均,王辉,钟燚,汤莹莹,黄志芳(湖北大学师范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构想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兰国帅1,2,魏家财1,黄春雨1,李蒲1,李晴文1(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数据分析领域的宏观趋势、技术实践和未来场景——美国《EDUCAUSE地平线报告2022(数据分析版)》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韩庆年1,沙恩·道森2,卡桑德拉·科尔文2(江苏开放大学教务处;南澳大学教学创新中心).高校学习分析实践的认知、机遇与挑战——基于澳大利亚24位专家的文本访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李玉顺1,安欣1,李磊2,何娟2,周颖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融合应用的区域生态建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梁婷婷,张阳,郭权(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行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李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基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SPOC+ILTM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商桑(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分会).数字中国背景下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王晶莹(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从科学建构到信念实践的认识论——诺曼·莱德曼科学教育思想阐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王广平1,周学和1,木合塔尔·沙地克2,李东亮1,王命全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化教育馆).新疆教育行政四级专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崔嘉琪(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院校研究视角下校院两级智能数据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史陈新1,李艳燕2,方海光3,王红1,刘雪娇1(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教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迈向数字教育: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涵与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张迪,王帆(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直播课堂中师生在线面对面交互行为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袁加欣1,孔新梅2,杜东燕1,方海光2(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小学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10期
-
黄景文1,杨瑞琪2(广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技术创新视域下高校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9期
-
王静贤,周恬,陈忠祺,叶童,黄少宁(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与技术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9期
-
杨七平(暨南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基于OMO教学模式的高校融合教学环境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9期
-
康廷虎,牛静茹(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习行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9期
-
秦新国1,薛雅2(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南京审计大学党政办公室).新冠疫情期间基于LDA模型的大学生意见识别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9期
-
祝士明,张慕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动因、价值与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