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梅乐(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适笔下的曾国藩形象[J].船山学刊,2022,第4期
  • 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学院;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转型与重整:清代四种“经子关系”合论[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孔德立(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以成君子——儒家君子之学的来源与形成[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王继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潭大学湖南省湘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抗战时期的湖南乡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为例[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陈力祥,王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船山对朱子和阳明主体性思想的批判与重构[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景海峰(深圳大学国学院;深圳大学哲学系).经典的膨胀与歧出——儒家经解史上的拟经、扩经及纬书[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常新(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泰州学派研究的省思与定位[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张晶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晚清船山记忆和船山形象的演变及其特点——以三次奏请王船山从祀文庙活动为视角[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刘兵(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南宋晚期“道统”谱系再构建——以真德秀的“道统”观为中心[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金小方(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皮锡瑞易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在清代经学中的地位[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傅秋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湖湘古代哲学的三重面相[J].船山学刊,2022,第3期
  • 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老子之根源性时间概念:作为“道”的谓词的“恒”[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杨世文(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道不远人:张栻的儒家之道[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黄少微(中山大学哲学系).西汉天命思想的演变——从郊祀礼的沿革来看[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胡长海(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超越汉宋:曾国藩道统思想的逻辑展开[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蔡家和(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船山对《论语》“足食足兵”章之内圣外王诠释——以《读四书大全说》为依据[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沈宝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孟子》之“天”的三重面相、思想渊源与理论创新——以人格化之“天”为讨论中心[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王兴国(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南省文史研究馆).走着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关于船山学术身份定性研究的历史回顾[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庞子文1,崔波2(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郑州大学《周易》与古代文献研究所).殊途同归:再论朱熹、戴震的理欲之辨[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张齐(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君子之光——《周易》理想人格境界论[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哲学史学会).朱子理气论研究的比较哲学视野[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罗成(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王船山对《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的批判及其现代启示[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白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中国佛教生态哲学的环境法学价值启示[J].船山学刊,2022,第2期
  • 潘斌(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船山礼学的哲学基础与文化价值取向[J].船山学刊,2022,第1期
  • 赵阳(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王夫之对“见在良知”说的批判与转化[J].船山学刊,2022,第1期
  • 胡诗黎(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夫之诗论中的镜喻[J].船山学刊,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