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宗元,刘雨杉,梁嘉翰,潘燕墨,程开兴,李卓彦,吴宇轩,林嘉欣,苏静,刘书成(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冷却方式对蜂蜡基鱼油凝胶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杨桐林1,2,黄洋1,3,4,2,茹笑影2,李锦1,朱锟锋1,杨佳慧1,陈培培1,朱春华1,3,4,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名特优鱼类生殖调控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工程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对高体
幼鱼生长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李国道,徐昙烨,朱丹妮,刘峰,齐琳,刘俊荣(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海洋健康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大连市特色海洋功效成分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代谢组学在水产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夏心怡,彭瑞冰,张聪颖,蒋霞敏(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藻类生理生化实验室).光质对新月菱形藻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黄翠燕,廖燕玲,高炳淼(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院;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院).芋螺毒素G1.9的氧化折叠及活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李晓宁,欧志华,谢玉宝,杨嘉明,邓泽宇,郭淑婷(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与能源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双热源驱动的双压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赵灿,蒋谋炎,江东能,张俊鹏,侯贤坤,朱春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名特优鱼类生殖调控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来曲唑对豹纹鳃棘鲈提前性反转的诱导效果[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赵浩航1,2,3,康旭1,黄子威1,2,3,温依铭1,2,3,汪志文1,2,3,喻大鹏3,甘桢1,2,3,夏洪丽3,夏立群1,2,3,鲁义善1,2,3(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省水生动物健康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海水经济动物种苗健康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口黑鲈肠道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何涛1,2,李君益1,3,2,郑全安1,谢玲玲1(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南海大气二氧化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邓小林,饶乐怡,徐静(海南大学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ytochalasin H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a2+/CaN/NFAT信号通路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冯子齐,阙凡迪,余方苗(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厚壳贻贝活性肽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谢福武,王少露,吴思怡,雷宇,冯莹,莫孙伟,何书海(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秋季海南三大江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污染状况[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周婧1,2,3,徐静1(海南大学 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海南大学 海德书院).红树林内生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贵圆1,2,3,李敏1,2,3,于婷4,李丙瑞5,施旭东1,2,3,谢玲玲1,2,3(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楚科奇陆架海域夏季温度年际变化特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黄鉴涛,胡海浩,马嘉霖,战盈瑾,闫秀英,简纪常(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草鱼miR-218鉴定及其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的调控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熊燕梅1,吴晓东2,陈玉军1,辛琨1,廖宝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塘还林中地形和植被恢复方式对红树林恢复效果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蒋美君1,张启元1,蒙扬辉1,白科1,张兴志2,农珍珍1,钟方杰3,朱鹏1,彭金霞2,官俊良2,严雪瑜1(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香港牡蛎BMP7基因克隆与表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陈荫,高畅畅,董喆,牛春雨,孙坤来,林琳(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调节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陈刚1,欧光海1,温震威1,黄鉴鹏1,马骞1,张健东1,谢瑞涛2,李豫1,蒋鑫涛1,黄建盛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水飞蓟素对杂交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肝脏代谢组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思盼1,陈柏安1,黄永健1,林坤1,崔建军1,2,刘东超1,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藻类养殖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长茎葡萄蕨藻益藻细菌筛选及性能评价[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中铎1,2,何传猛1,姚泽彬1,李金蓬1,陈子阳1,邓爱萍1,赖卓欣1,李银芳1,董忠典1,郭昱嵩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弓背青鳉三亚群体性别遗传标记[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荆鹏华1,2,赵飞2,谭爱萍2,邓玉婷2,邵蓬1,朱雪晴2,赖迎迢2,巩华2,黄志斌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与绿色养殖重点实验室).大口黑鲈IRF3的分子特征及其免疫表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王锦绣1,2,王炬光2,李伟3,白婵2,祁雪2,李豪华2,邱亮2,熊光权2,廖涛2(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大口黑鲈幼鱼生理生化和肝肠结构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吴杰,陈丹丹,邓小林,徐志勇,徐静(海南大学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红树林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生物活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张荣灿1,2,覃仙玲1,2,李煜铭1,陆家昌1,2,雷富1,2,庄军莲1,2,赖俊翔1,2,许铭本1,2(广西科学院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产业研究院).聚苯乙烯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谢玉1,朱凯2,玄文丹1,徐开达2,周永东2(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东海海域带鱼的个体繁殖力[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周晨1,李君益1,2,3,郑全安1,谢玲玲1(广东海洋大学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南海北部冬季陆架波特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姜忠爱1,于红2,吴俊峰2,缪新颖2,李鹏鹏1(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投饵机下料及抛洒结构优化设计[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