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脉循行与身体分节的对应[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李龙春1,李晓晔2,杜小华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刺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李章晗,黎华茂,艾年年(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陈碧玮1,陈少宗2,方剑乔2,3,景向红2,4(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及问题[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陈丽梅1,李小娇1,许可1,郭春蕾1,张国雷1,韩铭1,王智1,荣培晶2,何家恺2,孙继飞1,许凤全2,王红星3,方继良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脑机制fMRI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张健真,吴焕林,常佩芬,黄凯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微砭耳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伴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刘红1,2,滕月1,俞晓艺1,李君慧1,陈雁君2,李剑虹3,林国华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干部疗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中心).岭南火针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蒋志明1,吴立斌1,李小贾1,赵丽娜1,刘磊2,王洁2,3,余情2,3,胡玲2,3,吴子建2,3(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不同浓度艾烟吸入对大鼠嗅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再生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魏谷行1,杨宗保2,谢宇锋1,裴梦然1,杨锦兰1,余云进1,程燕彬2,陈宝华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厦门大学医学院).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评估精灸对胃溃疡大鼠代谢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晋志高1,白万柱2,景向红2(应急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陶之理——针灸经络形态学研究的先行者[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白万柱,沈熠,石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文琛——腧穴组织结构研究的探路人[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刘俊岭(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纪念针灸所成立70周年,缅怀曹庆淑老师科研业绩[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景向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切缅怀朱丽霞老师[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杨姝瑞1,周钰点1,陈瑞2,卢威1,吴松1,王雅媛1,陈丽1,梁凤霞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不同腧穴配伍电针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和肝脏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麦威1,范郁山2,苗芙蕊1,贺彩1,黄丽琳1,赵晓君1,聂英杰1,庞瑞康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10期
  • 张子迪,王锐卿,刘敬萱,孙彦辉,李晓峰,张莘,张选平,贾春生,邢海娇(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头针不同流派比较与分析[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常思琦,张新昌,张奥,宋扬扬,姜思媛,张智慧,蔡筝韵,刘芙蓉,倪光夏(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刺促进血管新生延长脑梗死溶栓时间窗的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汪海燕1,2,李思妤2,3,胡琼2,于海洋1,张虹2,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艾灸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记忆功能及相关血清蛋白标志物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何孟霖,胡澄,田伟千(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围手术期的应用[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马俊杰1,马铁明1,2,王列1,2,胡哲1(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省针灸养生康复重点实验室).艾灸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冯楚文1,2,屈媛媛2,孙忠人3,王玉琳3,张莑4,王庆勇2,林婉娟5,张琳2,杨添淞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电针抑制NF-κB活性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高永辉,王俊英,韩焱晶,刘俊岭(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脊髓Toll样受体4和热休克蛋白90参与电针缓解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张瑞雪1,黄震2,张庆萍3,袁亚美1,左鹏4,张彩云1,方正清1,郝书婕1(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博奥医学基因检测有限公司).艾灸结合桂附萸和汤对过敏性痤疮患者特禀质转化积分及血清总IgE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吴欣1,2,王晨凯1,左海燕1,瞿巧钰1,童艳1,王堃3,吴生兵3,周美启4,5(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蓝斑核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夏青倩1,张皓1,郭震1,蔡子凌1,沈自豪1,朱淑娟1,唐成林2,黄思琴2,盛华均1(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解剖学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电针联合二甲双胍对APP/PS1小鼠认知功能和老年斑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董文青,缪化春,吴锋,李怀斌(皖南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电针对脑缺血大鼠胼胝体髓鞘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臧书晗,周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研究概述[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艾坤,刘琼,许明,刘继生,祁芳,易细芹,瞿启睿,张泓(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及逼尿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 赛音朝克图1,艾丽雅2,宋美丽2,罗彤3,赵俊3,阿茹娜2,邓套图格1(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五疗康复科;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对抑郁大鼠p1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路和miRNA-16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