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阮剑剑1,2,龙慧1,黄晓桦1,2,林洪沂1,2,孙栋1,2,刘虹1,2(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基于磁光效应的双路偏振输出激光器[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吕大顺1,2,冯新凯1,2,陈怀熹1,2,张新彬1,梁万国1(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PPMgOLN的593 nm全固态黄光激光器[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邓进1,姜文鑫2,李海洋2,李兵1,潘强华1,张晓彤2,那雪璐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北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表面裂纹深度检测的非接触光声检测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杨航1,赵功2,贾阳3,何建国2,黄文2(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磁流变抛光曲率效应的量化评价方法[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王帅1,2,吴越1,2,宋言明1,2,李红1,2,孟凡勇1,2,祝连庆1,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的光纤倾角传感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白雪剑1,2,陈友华1,2,周巡1,2,黄保青1,2,尚琰1,2,林聪1,2,张瑞1,2(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山西省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LED的小目标主动式三角对焦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刘飞,严谨,李佳鑫,杨时超,罗惠方,张茵楠(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误差模型的结构光条纹周期数选择方法[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梁慧生,闫明鉴,郑云瀚,高俊峰,李永龙,李方欣,张晓宇,韩志刚(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受激拉曼散射致模式不稳定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周怡,祝啟瑞,谢海成,羊箭锋(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基于目标检测与模糊匹配的非标船牌识别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余亚东(绍兴文理学院电子工程系).一种红外气体检测中谐波信号锁相放大器的设计[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张冰1,2,郭雪凯2,胡从振1,2,辛有泽1,于善哲3,雷述宇2(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宁波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微纳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雪崩光电器件过剩噪声分析[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黄成章,李万崇,李凯峰(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基于DSP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软件设计[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邵壮,王涛(河北工业大学).激光除漆技术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1期
  • 张清,周李兵,贺耀宜,赵立厂,胡文涛(中煤科工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常州)自动化有限公司).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江虹,刘鹏辉,郑晓丹,邵向鑫(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RSSI加权质心的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冲击定位[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顾立鹏,孙韶媛,刘训华,李想(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激光点云坐标系的3D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宋艳丽(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基于类脑脉冲神经网络的光纤油气管道监测[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钟一鸣1,2,张达1,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海洋水气界面对光学成像探测影响的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任神河1,2,高明1,李艳1,南泽3(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准球面模式下三种激光波长冰云大气反射率特性[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赵忖1,刘径舟2(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光纤F-P腔干涉双路信号解包裹相位恢复[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李斌,李秀红,艾斯卡尔·艾木都拉(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生物启发模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柳天宇,王克强(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基于KCF算法的空中目标跟踪模拟[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龙长林,吴限,陈国钦,程文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PECVD法制备SiO2膜均匀性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陈南亦,窦飞飞,张丽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一种可提高谐振腔稳定性的结构设计[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郑雅卫1,胡煜1,郭云强2,高教波1,王军1,李俊娜1,吴江辉1,刘方1,陈青1(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西安北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双DMD的红外场景投影仪光学系统设计[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赵迎,接长伟(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激光通信终端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李朝龙1,林德群2,赵寒2(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陆军研究院).构建反制激光红外制导武器的陆域防御体系思考[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杨翔云,吕勇,刘洋,刘力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靶标系统中的目标红外特性建模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 宋亚,樊芮锋,李辉强(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光电跟踪系统标定方法[J].激光与红外,2021,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