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成瑞(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唐前期驿丁应役方式的转变——兼论力役征派的色役化[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汤莹(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化腐朽为神奇:顾颉刚“伪书移置说”的建立及其反响[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金嵌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比喻、伦理和真实:海登·怀特论多元历史叙事问题[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李丹阳,刘建一.李汉俊与孙中山的关系及其他——李汉俊《十四年前的回顾》的解读及若干考证[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石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女性主义进路[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朱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眼光向下”与中国近代商人团体史研究的新突破——兼评《街区里的商人社会: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1919—1929)》[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吴东铭(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为万历抗倭援朝明军将士正名——孙卫国著《“再造藩邦”之师:万历抗倭援朝明军将士群体研究》评介[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张宝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异音同位:思想史视野下的《学衡》与《新青年》[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孙江(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胡适与学衡派[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李恭忠(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柳诒徵的“社会”发现[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谢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新青年”与学衡派[J].史学月刊,2022,第10期
-
汪诗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试析《澳日友好与合作基本条约》缔结的动因、进程及其性质[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王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秦汉“更始”观念与新莽改制[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姜良芹(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的结构、形成与学术价值[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曹天忠(中山大学历史系).近代中国教育视角下的革命向建设转化[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董建波(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系).地权配置与社会流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杭县为例[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王乐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清末科举改制前后的史书市场[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改良与建设[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李学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末改良与辛亥革命后的建设——以宪法、国会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吕长全(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清代京钱考论[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张一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洲人起源研究与近代历史意识变迁[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李灵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大阪公立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宋代任官制度中的零考问题[J].史学月刊,2022,第9期
-
郭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西安财经大学马克主义学院).罗马帝国时期叙利亚文化精英的身份认同[J].史学月刊,2022,第8期
-
王新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古叙利亚文明的流变和特征[J].史学月刊,2022,第8期
-
刘昌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文明”与“交往”:青铜时代叙利亚文明的特征[J].史学月刊,2022,第8期
-
李继荣(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西北大学中东所).文明交往视域下波斯希腊化时期叙利亚文明特质沿革阐释[J].史学月刊,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