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红丽1,2,韩平新1,滕慧奇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户收入?——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刘愿理1,2,姚焱1,廖和平2,何田3(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新时期脱贫地区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及特征分析——基于重庆市4193户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蔡伟光1,刘奇琪1,李睿1,霍腾飞2,高景鑫3,于艳辉1(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的建筑能耗总量省际分配——基于公平与效率耦合的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张美玲,张复宏(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苹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的经济效果评价——基于新成本效率模型的对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朱怡婷1,艾克达木·麦麦提尼亚孜1,周春山2(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评估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汪俊雯,江激宇,张士云(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脱贫户生计转型及其收入效应研究——基于大别山区Q县890户脱贫户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张玉韩1,2,郭文华1,2,肖飞1,2(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990-2021年黄河流域耕地与其他农用地转化空间格局及对耕地适宜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王满银1,2,肖瑛1,2,程建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评价与规划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集体公示地价体系的历史演变、关键问题与未来展望[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李海兰,白露超(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云杉响应锈菌侵染转录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郑佳欣,马志越(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燕山-太行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变动与行动逻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王雪梅1,谭志海1,2,苗继红1,雷秋景1,杨柳1(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4000年以来鲁北平原典型剖面古火重建及人类活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孟令华1,朱礼敏1,邢香粉1,杨树杰1,马明永2(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基于分类组合评价方法的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以泰安市城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魏学1,张明雪2,李博3,侯琼4,赵亚波5(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气象局;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人民政府).干旱地区谷子适宜土壤湿度下限动态指标[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赵长延1,段维2,朱志锋3,马宗兴3,柳延涛2,刘胜利1,万素梅1(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油用向日葵多点试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张野1,2,雷泽勇1,2,赵国军3,周凤艳1,杨晓红4,杨雨欣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退化土地生态治理研究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国有建平县青松岭林场).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凋落物产量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王义1,张俊娥2,3,程洋1,陈静1,王一淑1,董婧2,3,伍娟丽2,3(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区植被-水-土响应关系研究进展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1期
  • 鲁瑞丽1,徐自强2(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生成模式研究——基于31个省市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张童朝1,李芬妮1,颜廷武2(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温饱与环保:多维贫困如何影响农民绿色生产?—基于湖北省1507份农户数据的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马如意1,肖海峰1,高博2,乔光华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户资源节约型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内生驱动与外部情境双重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张慧利1,夏显力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多功能视角下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研究——兼论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陈青1,2,王文明1,2,马明1,2(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研究所).基于NSGA-Ⅱ算法的内蒙古沿黄地区乡村居住建筑多目标优化设计[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许航1,秦岭1,何淑勤1,2,3,史小鹏1,郑子成4,骆紫藤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大渡河干旱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抗冲性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徐英,车静怡,乌铁红(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一个质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庄军1,2,申明智3,谢双玉1,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王娜1,周翔2,卢学英1,张胜武1,许云华1(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旅游者环境态度-行为差距影响因素研究——享乐偏好、感知效力、环境行为成本的调节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肖欢1,员学锋1,2,杨悦1,2,马超群1,2(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生境质量变化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马勇洁1,仲俊涛1,2,米文宝3,石建丽1,蒋鑫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基于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预测的碳储量评估及其脆弱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袁益1,万仞雪2(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共同富裕视角下西南石漠化地区相对贫困的治理路径与成效[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 郭富强1,李钢铁1,霍轶珍2,3,曹志富4(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乌兰浩特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基于ADINA的河套灌区预制混凝土渠道保温防冻胀效果数值模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