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鹏,邱静,刘冠军,张勇(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装备综合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一种基于ROM模型的测试性指标论证方法[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王方1,王煜栋1,姜胜利2,3,陈军2,唐军4,徐华胜4,李象远1,邢竞文1,高东硕1,金捷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AECSC-JASMIN湍流燃烧仿真软件研发和检验[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杨起,刘伟,杨小亮,李昊(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三角翼机翼摇滚主动控制多学科耦合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申力鑫,邢菲,秦腊,苏昊(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双层旋转锥形液膜一次破碎特性数值研究[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王洛烽,陈仁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型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刚弹耦合建模及空中共振稳定性分析[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沈高峰1,王振军1,刘丰华1,张映锋1,2,蔡长春1,徐志锋1,余欢1(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叠层穿刺CF/Al复合材料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与失效机制[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石瑞芳,林建忠(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气固两相湍流场纳米颗粒演变特性综述[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罗飞1,张军红1,王博1,唐瑞琳1,唐炜2(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直接升力与动态逆的舰尾流抑制方法[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邹适宇,李复名,谢爱平,周涛,刘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资源分配[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禹旻,杨武兵,沈清(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超声速尾迹-剪切流的混合增强[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何程,马东立,贾玉红,杨穆清,陈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翼布局传感器飞机多目标优化设计[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陈向明1,陈普会2,孙侠生3,王彬文1,王喆1,张辉1,柴亚南1(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中国航空研究院).复合材料板拉/压-剪复合载荷屈曲相关方程[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王兵(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多相流与反应流的机理、模型及其调控技术专栏[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孙东,刘朋欣,沈鹏飞,童福林,郭启龙(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赫数6柱-裙激波/边界层干扰直接模拟[J].航空学报,2021,第12期
  • 王巍1,邢朝洋2,冯文帅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航空学报,2021,第11期
  • 包为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智能控制技术让运载火箭“会学习”[J].航空学报,2021,第11期
  • 梅亚飞1,廖瑛1,龚轲杰1,罗达2(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SE(3)上航天器姿轨耦合固定时间容错控制[J].航空学报,2021,第11期
  • 宋征宇1,蔡巧言1,韩鹏鑫2,王聪3,潘豪3,张广春2,李栩进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天业务部;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J].航空学报,2021,第11期
  • 丁一波1,岳晓奎1,代洪华1,崔乃刚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考虑进气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预定性能控制[J].航空学报,2021,第11期
  • 董凯凯1,罗建军1,马卫华1,高登巍2,谭龙玉1,3(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中国兵器工业第203研究所;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非合作目标交会的双层MPC全局轨迹规划控制[J].航空学报,2021,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