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繼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哲學研究中心).詩性的致意與拯救 德里達與德吉論“命名”[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高山杉(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學術史研究札記:一無所獲的西德外賓[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全球史研究院).季羡林先生的學術發軔 對1935-1940年間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學所選課程的考察[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張冠生.費孝通之問:文化轉型爲何如此費精神[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申晚營(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張開網絡:權势轉移裹的胡適與張忠紱[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黄江軍(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陳垣《通鑑胡注表微》創作歷程考論[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沈喜陽(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管錐編》人物索隱[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周瑾(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仁的生命喩象[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謝泳(厦門大學人文學院).永福堂《西厢全圖》發現記[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胡文輝.尋訪楊廷和[J].中国文化,2021,第2期
  • 趙敏俐(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中國早期經典文本的生成問題 兼談文獻學背後的學術史[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林安梧(臺灣元亨書院).從“外王”到“内聖”:新儒學之後對“内聖外王”的翻轉 關聯“學習歷程、存在覺知、概念反思、理論建構”的展開[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顧永新(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唐郭京《周易舉正》考[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王霄蛟(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春秋晚期禮樂遷移的一個標本 太室塤銘文分域研究[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吴飛(孔子研究院;北京大學哲學系).陰陽不測之謂神 略論先秦的天神信仰與命運觀[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鄧小南(北京大學).數字人文與中國歷史研究[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邵瑜.邵循正先生遺事[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李水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記考古學家童恩正[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袁一丹(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史家的權柄與道義之諍 以“陳門四翰林”爲中心[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時期名人書札[四][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徐剛(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論《禹貢》地理與夷蠻戎狄分佈格局的形成[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陳贇(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學系).“天下歸仁”:梁漱溟與世界歷史進程的儒家叙事[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沈衛榮(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清華大學中文系).釋拙火幻輪、秘密大喜樂禪定和演揲兒法[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潘銘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論《群書治要》的以史爲鑒:兼論《治要》的“通史”意識[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王培軍(上海大學中文系).讀《孟東野詩集》札記[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漆永祥(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朝鮮燕行使團中的疾病傷亡與救治撫恤研究[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王丁(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大清的朋友圈 李鳳苞記録的諸國駐德公使名單[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 黄克武(臺北中研院近史所).一個流產的結盟:胡適與研究系(1919—1922)[J].中国文化,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