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朝黎1,2,余纽1,李荣生1,邹文涛1,董明亮1,朱茂成1,杨锦昌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油楠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SgSTPS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张文鑫1,于少帅2,田国忠1,王合3,任争光4,王圣洁1,孔德治1,李永1,林彩丽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嫁接于3个枣园病砧的抗病接穗枣疯植原体检测及分子变异[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戴晓港,陈晨,薛良交,吴怀通,尹佟明(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基于物种特异性InDel标记鉴别美洲黑杨与小叶杨的杂交子代[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曹书博1,李嘉豪1,周世玉2,刘晓平1,周玉成1(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基于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的木材热物性参数预测模型[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芦琛1,蒋小董2,吴冠宇3,郝爽敬1,丁宏博1,佟小刚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林地表土水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特征差异[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郭瑞红1,邱帅2,刘光欣1,高凯2,魏建芬2,席梦利1(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绣球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rDNA物理定位[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马凡强1,郭泉水1,秦爱丽1,简尊吉1,黄吉勇2,王中兵2,杨泉3,张世强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开州区国有马云林场;重庆市开州区林业局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濒危植物崖柏回归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龚金玉1,彭金根2,谢利娟2,张银凤1,李朝婵3,王艳梅1(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深圳梧桐山不同树势毛棉杜鹃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贾娜1,闫伟1,史久西2,格日乐图2,车晓雨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秋色叶树木树冠色彩特性对其观赏效应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李桥1,王志强1,梁芝君1,李龙2(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天欣木结构房屋制造有限公司).结构用定向刨花板与云杉-松-冷杉规格材混合组坯正交胶合木的抗弯性能[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刘恩斌1,姚鸿文2,任泽茜3,周国模1,杜华强1(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伦敦大学学院地理系).基于Copula密度函数的毛竹胸径年龄结构特征二元联合分布[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王艳梅,张小雪,朱秀征,张志华,李志,耿晓东,蔡齐飞,刘震(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原地区森林资源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林木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陈新1,2,王敏3,傅茂润3,王贵芳1,相昆1,刘庆忠1,焦文晓3,张美勇1,许海峰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核桃板栗资源圃;费县绿缘核桃专业合作社;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核桃炭疽病发生相关的酚类物质代谢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丁家祺1,2,黄文丽1,3,刘迎春4,胡杨5(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和多源数据的湘西北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尹伊君,毛云飞,杨露,张璐璐,胡艳丽,毛志泉,陈学森,沈向(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氧灌溉对平邑甜茶生长及根区土壤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黄元,杨洁,秦悦婷,石亚男,温亚利(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森林旅游背景下游客的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意愿[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高伟1,2,3,黄雍容1,2,3,林建丽4,黄茂根5,吴兴盛5,林文泉6,黄石德1,2,3(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濒危树种闽桦天然林优势种群种间相关性[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庞荣荣1,彭潔莹1,闫琰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太白山次生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影响因素[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刘璇昕1,2,孙钰1,3,崔剑3,蒋琦4,陈志泊1,2,骆有庆4(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钻蛀性害虫取食声音的人工智能早期识别[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郭海丽1,李际红1,李琴2,宋秀华3,李雪剑1,刘佳庚1,王如月1,侯丽丽1,王锦楠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河下游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山东方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嘉祥分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流苏树花形态及花香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刘悦1,谢玲芝2,张彦东1,王政权1,谷加存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丰产林基地管理站).不同密度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对邻近树木胸径和距离的响应[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梁艳,赵雪莹,白雪,刘德强,张妍,潘朋(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PVP处理对黑皮油松外植体酚类物质形成及酶活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何潇,雷相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转换与扩展因子空间自回归模型[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平立娟1,2,柴宇博1,刘君良1,孙柏玲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硅溶胶与GU/GMU树脂复合改性橡胶木的性能[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杨春梅1,宁礼佳1,刘清伟1,缪骞2,马岩1,刘九庆1(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LOM薄木层积热压过程中温度实时模拟模型构建[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李宏群1,韩培士2,牛常会2,袁晓青2,邢立刚1(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延安市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濒危动物褐马鸡潜在生境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李春干1,李振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机载激光雷达大区域亚热带森林参数估测的普适性模型式[J].林业科学,2021,第10期
-
鲁乐乐1,2,王震1,张雄清1,2,张建国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和逐步回归法构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模型[J].林业科学,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