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义姣1,田伟东1,杨军怀1,王树源1,陈梓炫1,马亚鹏1,陆浩1,高福元2,贾佳3,夏敦胜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天山地区不同海拔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陈丹婷1,2,彭渤1,2,方小红1,3,邬思成1,2,刘静1,2,赵亚方1,2,戴亚南1,2(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环境重金属污染机理与生态修复实验室;衡阳师范学院机构城市与旅游学院).洞庭湖“四水”入湖河床沉积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崔静怡1,2,郭利成1,陈雨露1,2,王恒1,2,杨石岭1,2,熊尚发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松嫩平原全新世黑土14C年龄-深度关系空间格局[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丁馨1,杜雨薇2,徐欣2,3,裴树文2,3,Ignaciodela Torre4,高星2,3,5(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历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环境制约因素探讨[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刘帅1,邹春辉2,毛龙江1,贾鑫3,莫多闻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机构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山东省旧石器-商周时期古遗址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文地貌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牛帼豪1,曹艳朋2,韦蒙1,朱树政2,秦岭3,孔昭宸1,高天刚1,王锦秀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机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基于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方法精准鉴定植物遗存——河南崔寨遗址案例[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宗天宇1,2,郭昕3,刘欢4,张翔宇3,李悦1,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咸阳师范学院机构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动物遗存反映的关中地区史前至秦汉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状况——以西安弓背崖遗址为例[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戴玲玲1,2,张义中3(辽宁师范大学机构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稳定同位素视角下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家猪的饲养策略研究——以安徽渠沟遗址(约6700~4000 BC)的分析为例[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魏潇洋1,种建荣2,孙战伟2,陈靓1,雷帅1,凌雪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刘家洼遗址春秋时期芮国先民生活方式初探——基于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王运辅1,刘旻1,杨华1,李大地2(重庆师范大学机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巨梁沱遗址旧石器晚期啮齿类及其利用策略与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蔡倩1,付伟1,2,伍健莹1,赵芹1,玉永珊1,邵亚1,罗鹏1,3(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火山岩与地形联合约束下海岛土壤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异质性——以广西涠洲岛为例[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廖梦娜1,黄汇豪1,毛欣2,3(浙江师范大学机构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机构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白洋淀近80年生态环境变化的硅藻记录[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张峻凡1,2,范保硕1,2,陈伟3,杨家兴1,2,李月丛1,2,许清海1,2,张生瑞1,2,李德晖1,2,张文胜4,翟鹏飞5(河北师范大学机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机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唐代正定古城址形成时期的环境背景与人类活动[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钱胜玲1,2,刘健2,王培培3,张欣4,5,王飞飞2,安郁辉6(山东科技大学机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现代黄河三角洲YRD-1401孔MIS 5以来沉积层序及其古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顾延生1,2,米雨川3,曾剑威4,付中彪3,刘红叶1,2,蒋仁4,管硕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机构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杭嘉湖平原腹地新石器早期夹砂陶片水稻植硅体化石发现及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李大伟1,王伟2,胡超涌3,廖卫2(广西民族大学机构;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西更新世早期吹风洞的古环境——来自巨猿动物群牙釉质C、O同位素的证据[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庞丽波1,2,刘傲然3,吴雁2,胡鑫2,陈少坤4,5,魏光飚6(河北地质大学机构地球科学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MIS 2阶段的鼹科动物化石[J].第四纪研究,2021,第5期
-
覃蔡清1,2,李思亮2,岳甫均2,丁虎2,徐胜2,刘丛强2,3(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喀斯特关键带溶解性碳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王敬富1,2,陈敬安1,2,陈权1,2,金祖雪1,2,曾华献1,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深水水库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蒲阳1,韩悦1,张虎才2,常凤琴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污染治理研究院).鄂陵湖晚全新世沉积物记录的黄河源区气候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赵炳炎1,2,3,胡建芳1,3,刘丰豪1,陈炜4,王伟铭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下游南漪湖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潘进疆1,2,黄俊华2,张蕊3,黄春菊4,刘犟嗣4(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鄂西大九湖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碳氮比值、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气候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徐向春,周斌,周雪航,王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黄土高原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指标在古植被环境研究中的进展[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陈州美子1,2,万世明1,3,张晋1,黄杰1,刘书明4,李安春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南黄海黑碳记录的中国东部晚上新世以来C3/C4植被演化[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赵佳玉1,2,3,王淑贤4,Andrey Darin5,孙青4,董浩伟4,储国强1,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ogy,Siberian Branch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新疆阿尔泰全新世双湖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及其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冷程程1,2,赵成1,崔巧玉3,张灿1,孙晓双1,2,闫天龙1,2,赵艳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大兴安岭阿尔山天池沉积物中正构烷烃记录揭示的全新世古气候变化[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谷永建1,2,3,吕璇泽1,2,3,陶千冶1,2,3,余志晟4,旺罗2,李玉梅1,2,3(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测试中心分子化石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气温和降水量对东灵山阔叶林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
张一鸣1,2,黄咸雨1,2,3,谢树成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示踪碳循环过程[J].第四纪研究,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