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中玮1,曹受金1,廖菊阳2,吴林世2,胥雯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杜鹃研究所).不同地理种源映山红生长适应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夏玉洁1,2,姚小华1,王开良1,常君1,傅松玲2,滕建华3,邵慰忠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林学院;东方红林场;建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同无性系山核桃结果性状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李金博1,2,朱道光2,伍一宁2,许楠2,宋金凤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4种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刘士玲1,2,杨保国1,2,卢立华1,2,张培1,2,雷丽群1,2,何远1,2,郑路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大青山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彭玉华1,谭长强1,何琴飞1,吴远媚2,郑威1,申文辉1,曹艳云1,何峰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台湾桤木与不同树种混交初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王全亮,肖生苓,唐杰(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基于ANSYS的重载纤维模塑托盘结构与性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李祯1,张桂兰1,李博1,山其米克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质能源研究所).木基电热材料电热性能分析及板面温度模拟[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章帆1,2,闫文德1,3,王姣龙1,3,李际平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种城市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对芘胁迫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梁晓静1,2,3,梁海英4,梁文汇1,2,3,李开祥1,2,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八角肉桂工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木本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克莱姆森大学).中国肉桂与越南清化肉桂叶解剖结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陈贝贝,曾勇,吴代坤,胡钧恩,李春霖,陈伟,李双龙(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北美红杉无性系培育模型及其对初植密度、海拔高度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王頔.中国工程院曹福亮院士受聘为我校双聘院士[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我校期刊社在第六届全国林业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1期
  • 庞宏东,胡兴宜,胡文杰,周文昌,王晓荣(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淹水胁迫对枫杨等3个树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李柠,曹福亮,李强,薛源,钱龙梁,汪贵斌,郁万文(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枫杨硬枝扦插生根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钱龙梁1,薛源1,曹福亮1,2,李柠1,李强1,汪贵斌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生物遮阴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刘建荣(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陈思雨,贾忠奎,马履一,张山山,宁娜娜(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红花玉兰截干对矮化和生理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阿日根1,刘洋1,格日乐高娃1,张准霞1,高梅荣2,阿柔罕3,铁牛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扎鲁特旗特金罕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服务中心;额济纳旗森林公安局).大兴安岭3种主要林型兴安落叶松土壤种子库与天然更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徐期瑚1,林丽平1,薛春泉1,邓冬旺1,钟海智1,雷渊才2(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广东木荷各器官含碳率及碳储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龚成,周璀,肖化顺,吴鑫,张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湖南林地干旱动态监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蒋冬月1,李永红2,沈鑫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胡椒木释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变化规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刘洋1,王烨2,王斐3,邸楠1,李全明4,于凌霄4,邓坦5,于召斌3,席本野1,李广德6,贾黎明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聊城市林业局;北京市大兴林业工作站;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教学部).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树干液流的差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许文秀,吴金卓,林文树,刘艳琪(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徐佳瑜,王晓红,杨胜伟,吕享,张智仙,张明生(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响应曲面法优化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提取条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龚鑫烨1,2,华一枝1,2,黄星旻1,2,温小荣1,2,林国忠1,2,陶吉兴3,徐达3(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基于Zone模型的森林小班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郭晓磊1,张清2,朱兆龙1,庆振华3(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蓝帜(南京)工具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切削速度对CrN涂层刀具铣削饰面刨花板表面质量及磨损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刘春鹏1,2,刘泽勇1,2,李向军1,2,刘四围3,支恩波1,2,李新利1,2(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安县林业局).不同造林密度欧美107杨用材林最佳采伐期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贾浩,孙吉康,王平,周韬,吴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单面针根和叶的代谢组比较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王立竹,张明如,许焱,伊力塔(浙江农林大学).模拟酸雨和光强交互作用对芒萁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 王金榜1,蒋开彬2,刘天颐2,黄少伟2(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火炬松初级种子园和改良种子园无性系产脂量的变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