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闫文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壤微食物网与森林土壤固碳的进展与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何斌1,2,虞应乾3,李望军1,2,邹顺1,2,白晓龙1,2,薛晓辉1,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省典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毕节市防治石漠化管理中心).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根际效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肖思颖1,2,3,4,付芳伟1,2,3,4,李江荣1,2,3,4,陈文盛1,2,3,4,丁慧慧1,2,3,4,李月瑶1,2,3,4(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高寒植被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色季拉山6 种典型林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罗也1,2,何怀江1,2,张忠辉1,2,刘婷1,2,于忠亮1,2,刘志宇1,2,包广道1,2(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张广才岭不同林分密度下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唐雪娅1,2,徐明1,2,文春玉1,2,聂坤1,2,杨雪1,2,张健1,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黔中地区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细根性状空间变异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朱宏达1,李建安1,廖科2,熊利2,张乐1,张雯琪1,周乃富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林业种苗繁育示范中心;湖南省水资源研究和利用合作中心).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基质的保水保肥效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王丽艳1,2,李虹茹1,黄文超1,刘春江3,吴巧花1,罗坤水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不同密度对杉木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共生格局的影响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陈伟1,2,孙晓梅1,董雷鸣3,李江2,付强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国家植物园;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种苗工作站).思茅松半同胞和全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遗传分析与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李顺峰,刘丽娜,许方方,田广瑞,高帅平,魏书信,崔国梅,王安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不同热预处理对栎木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张思琪,沈隽,王伟东,陈宇(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俄罗斯远东产落叶松木材的气味释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王文俊,李莲芳,李小军,侯海雄,顾梦,张合瑶,刘娴,周冬梅,丁兵,武程鹏(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桦21 年生人工林生长对造林密度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张博伦,喻苏琴,姜雪茹,涂淑萍(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NAA+IBA 对圆齿野鸦椿插穗生根过程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王瑞1,2,何之龙1,2,张震1,2,徐婷1,2,王湘南1,2,张英1,2,陈永忠1,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评价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夏洪涛1,2,郭晓斌3,张珍1,田相林4,郭福涛1,孙帅超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基于不同立地质量评价指标的杉木大径材林分树高-胸径模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祝月茹1,2,3,李青青1,2,3,祝遵凌1,2,3(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金埔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居住区树种碳汇效益测算及环境优化提升—以南京市丁家庄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朱高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经济林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枣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李亚东1,曹明兰1,金红玉2,姚树军3,李亚昆3,贾树华4(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造林成活率自动检测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王东光1,郭淑红1,徐大平2,张宁南2(惠州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不同处理对土沉香生长和结香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张悦1,2,张嘉嘉1,2,李华威1,2,罗颖1,2,黄琳1,2,樊雄飞1,2,张祎1,2,孙鹏1,2,李芳东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经济林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柿果实形状形成的关键时期[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陈天笑1,2,白小刚1,何茜2,胡冰1,曾炳山1,陆钊华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缺氮胁迫下不同黑木相思基因型综合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张兹鹏1,2,何培1,2,杨翔玮1,2,姜立春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形数据采样方法对树干削度方程构建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黄春晖1,2,白天道1,2,李远发1,2,黄厚宸1,2,郑党斌3,蒋维昕1,2(广西大学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细叶云南松林大径木择伐后的遗传多样性动态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马楠,钟浩,林文树(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植被叶片生化组分光谱响应分析与估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王义贵1,徐干君1,白明1,张冲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巫山针叶林与阔叶林乔灌草结构特征及碳汇功能对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谭长强1,申文辉1,黄巨璧2,黄海江3,陆礼宝3,彭玉华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红锥良种培育中心;广西上思县林业局;上思县红旗林场).广西红锥成熟林土壤的理化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刘瑞越1,2,卢迎1,3,陈领1,4,杨钦南5,吴珍珍6,陆冬冬2,王解军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湘潭大学;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木-钢组合工字梁抗弯性能试验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王亚飞,蒋乙东,段文标,朱海媖,王秋宇(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小兴安岭南部2种红松天然林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位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谭智铭1,2,宁晨1,2,林先滢1,2,许煜东3,张正4,5,刘四黑4,6,5,李建安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玉屏侗族自治县林业局;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油茶低产林转化下土壤质量关键因子的识别与筛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