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燕1,范吉琛2(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传播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新闻的时间可供性:一个研究框架的提出[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龚文娟,范丽娜(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媒体接触、风险体验与风险接纳研究——基于F省重化工PX项目的调研[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胡易容1,2,康亚飞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沉默’传播”:中国古代“讳文化”的普遍符用学阐释[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闫岩,蔡家欣,伍馨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搜狐新闻极昼工作室;搜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民的疾病”:建国以来《人民日报》肺结核报道的变迁[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智能传播的认识论挑战[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路鹏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论民国时期新闻记者与报馆老板的合与争——以新闻专业主义与管理专业主义为视角的考察[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林升栋1,2,程红3,张芝云4,王芳4,李小玲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与传媒经济系;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传媒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健康/安全传播中“差序格局”的角色作用及其边界条件[J].国际新闻界,2021,第9期
-
姜红,印心悦(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实践”的新闻——一个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欧阳霞1,王江珹1,白龙2,公文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情绪、信任、行动:建设性新闻本土化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林仲轩1,杨柳2(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技术的应许与脆弱不安的生命:残障者的互联网工作实践[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论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黄旦(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媒介考古:与小人儿捉迷藏?——读《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胡翼青,张婧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常识的新闻: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姜海(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视觉“解剖”:藏在名画中的瘟疫、防护与健康象征[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何文君1,2,向志强2,曾莹3(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理科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下载身份”:新媒体环境下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齐爱军,齐琳珲(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引“声音/发声”入媒介社会学——尼克·库尔德利“声音/发声”观及其理论意义[J].国际新闻界,2021,第8期
-
戴宇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从“全景敞视”到“独景窥视”:福柯、拉图尔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空间——权力议题再阐释[J].国际新闻界,2021,第7期
-
丁洪梅1,陈绚1,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情感共同体之想象:中国留学生报道中情感建构与民族认同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1,第7期
-
孟林山1,赵永华2,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英尼斯传播偏向理论的拓展:基于对媒介哲学本质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21,第7期
-
王佳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知识的起源、碰撞与综合——曼海姆的知识传播思想及其贡献[J].国际新闻界,2021,第7期
-
朱江丽,史玲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媒体融合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融合与工作满意度: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21,第7期
-
袁光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迈向“实践”的理论路径:理解公共舆论中的情感表达[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郭小安,赵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媒介的演替与人的“主体性”递归:基特勒的媒介本体论思想及审思[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邱鸿峰,周倩颖(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同伴支持与恐惧控制:乳腺癌虚拟社区互动的平行机制[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席志武1,2,李辉3(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平台化社会重建公共价值的可能与可为——兼评《平台社会:连接世界中的公共价值》[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杨恬1,张放2,3(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关系动机驱动自我呈现策略的跨文化逆反效应——基于在美中国旅居者社交媒体使用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方提1,尹韵公1,2(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的碎影:为什么是焦裕禄?[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柳旭东1,钱能2(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分裂的刻板印象:在线动漫中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方振武1,韦路2,3(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比较媒介体制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
徐基中(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展有益于国事:报纸展览会的政治传播功能刍议[J].国际新闻界,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