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虚实交融的元宇宙图景中社会科学的跃升[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王海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境界的现代性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基于可行性的可期性:立宪民主的批判进路与超越谋划[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刘超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吕振羽和翦伯赞史学观点的异同及特点——以20世纪30年代为中心的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张越.文本与情境·交谊与系谱: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多维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韩超,崔敏(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双碳”目标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内在冲突、机遇与应对[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杜鹏(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农村社会动员的组织逻辑与治理效能[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孙永平1,张欣宇2,施训鹏3(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全球气候治理的自愿合作机制及中国参与策略——以《巴黎协定》第六条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李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通胀形势的中外差异及其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周积明(湖北大学暨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汉冶萍研究中的若干潜理论批评[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高云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辩证法究竟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基于总体运动观的哲学史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白刚1,那玉2(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文明的辩证法:《资本论》的一种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牛文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华东师大诠释学研究所;华东师大—耶拿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精神科学与诠释学的交汇——以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价值学派之争为中心[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叶琼琼1,龚浩敏2(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论穆旦诗歌中的“自然”[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赵普光(暨南大学文学院).作家与“读家”的变奏——文学史与阅读史关系再议[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王振(苏州大学文学院).民间、社会主义与现代性——“交叉话语地带”的路遥及其文学史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孙群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战”后美国郊区低密度开发与开放空间保护[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王嘉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暨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人学”思潮演进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从“越文化”视阈的透视[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黄志军(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辩证法与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基于对反马克思辩证法者批判的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郑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不确定性视阈中的庄子思想[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张兆曙(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国家公共卫生治理体系转换与适应性危机——兼论疫情早期传播阶段的政策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戴翔1,张雨2,占丽3(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数字技术与全球价值链攀升理论新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肖峰(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脑机接口中的自我认同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余振1,2,沈一然1(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数字税国际争议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及中国对策[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国降碳政策体系的转型升级[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散文的审美特性与文学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马新1,钟茂初2(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增长的极限》对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价值与政策启示——纪念《增长的极限》出版50周年[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吴晓林1,2,谭晓琴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的体系构建:一个比较的框架[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柳亦博(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由民主与民粹主义的共生、异变及民主改良[J].天津社会科学,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