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林晓(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演变及其动因[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蔡黎雯,林华勇(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另外”到“修正”——岳池方言副词“格晚=”的功能及演变[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付欣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客家话“K-neg-VP”正反问句的性质和形成机制[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尹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晋语疑问语气词“哇”——兼谈中古汉语的合音型疑问语气词[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王霞(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的地位排序表达式[J].汉语学报,2022,第2期
  • 李劲荣(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虚指宾语“他”的实现机制[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刘彬(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反问句的语用性质及其语义语用条件[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王宏佳(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咸宁(王畈)方言同音字汇[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吴桐1,吴长安2(吉林大学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是OV型和VO型的混合语吗?[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张秀松(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近代汉语“久仰”句向程式问候语的语用化[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黄仁瑄1,姜永超2(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注释书音义信息的标注[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乔全生,谷少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所).再论语言接触视域下晋方言语音的几点变化[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毛文静(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论汉语方言给予动词“把”的产生[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曹亚北(北京大学中文系).先秦至汉代汉语话题结构与回指的互动演变[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杨黎黎(苏州大学文学院).构式“拜X所赐”的归因性和主观性[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 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汉藏语类型比较方法论[J].汉语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