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崔四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韵律、语体制约下汉语“形+动”状中结构的音节组配研究[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陈昌来1,张田田2(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表弱否定评价的立场标记“不至于”[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陈山青1,邹珊2(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平江赣语情态动词“要”的省合长音现象考察[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夏俐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湘语益阳方言指称标记“阿”的系词功能[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高峰1,王美玲2(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晋语志延片与关中方言的接触类型和规律[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李强(上海大学文学院).从意外到语用否定:社会心理视角 ——以“怎么”句为例[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杨黎黎1,聂骄阳2(苏州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襄阳方言的容任标记“等/尽/叫”[J].汉语学报,2023,第2期
  • 张文贤1,李先银2(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回声话语:自然口语对话回应中的一种设计[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高顺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豫南方言的意愿处置句式“V(R)它” ——兼论汉语方言同类句式的来源及“它”的语法化[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苏俊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睡觉”的结构及成词[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施俊(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论闽方言果摄的读音层次 ——兼与南部吴语比较[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李晋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证语篇中叙事性语段的语言特点[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乐耀1,曹华承2(厦门大学中文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系).汉语书面叙事中主语的指称形式和篇章功能[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陈姗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夜来”“夜里”词源新解[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姜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 ——“敢”之“凡”义探源[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白鸽(吉林大学文学院).“有X,就有Y”构式的倚函共变[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张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闽语文献的集成与研究[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 曹秀玲,李冰心(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X数分”“X数成”的功能与演化[J].汉语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