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寅桥,邵明,李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Landsat-8 遥感影像的扬州市城市公园夏季温湿效应[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翟宇佳,霍钧资,贡若玉,张欣,施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公园建设及其可达性的时空发展特征[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梁美玥1,陈永生1,王对翔1,2,张前进1(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城市滨水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度[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沈存,赵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不同尺度下植物多样性原则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非凡,刘志强,洪亘伟,余慧(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职能对公园绿地供给的影响[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杨伟昊1,张卫1,周洳帆2(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于诗词文本分析的唐宋长沙城景观形象挖掘[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郑晓敏1,2,黄川腾2,杨众养2,3,余雪标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海口市公园绿地珍贵树种应用与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李涛1,王依涵1,吉立峰1,金云峰2(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传统村落“景村融合” 三元模式协同性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李国庆1,2,朱捷1,黄微2,孙松林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石柱县土家族传统村落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丁金华,马珺霓(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水网乡村绿道网络构建[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陈娜,李松(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黄冈市红安县山地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演变及格局特性[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丁金华,刘筠琰(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重要性-敏感性” 综合评价的苏南水网乡村生态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徐珊珊1,孙瑞瑞2,王金虎3,彭志4,董楠2,仪小梅2,师瑞萍1(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苏州科技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蕨类植物新记录种 ——柄叶瓶尔小草[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韩丹1,韩丛海2,王成3,4,佘珺莹5,边琦3,4,韩文静3,4,殷鲁秦3,4(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不同城市区域蝴蝶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差异[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胡长涓1,2,宫聪1,2,汪瑞军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基于双重对比分析的历史街区绿量生态效益[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马驰骋,杨东峰,李康康(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基于电路理论的高原寒地县域生态网络构建[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夏丹丹,章驰,李毓琦,赵庆(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珠三角城间生态缓冲区生态服务功能及影响因素[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郑希黎,陈晓键,冯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我国城市蓝绿空间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郑昌辉1,2,徐敏3,谢梦云4,王志芳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美国乡土景观理论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基于《一种地方感, 一种时间感》 解读[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5期
-
周媛,陈明坤,黎贝,李朋瑶,郁婧雪,陈娟(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基于空间连通性动态变化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优化[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王晶懋,高洁,孙婷,韩都,王一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双碳目标导向下的绿色生态空间碳汇能力优化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吴小辉,刘晖,王晶懋,齐佳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银川市中心城区不同滨水绿地的鸟类群落结构差异[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谷光灿,王丽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从园记看宋代私家园林中生产性植物的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骆心仪,赵阳,郭曈烨,钟梓渝(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热舒适的湿热地区露营地树木种植配置模式[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智颖,况达(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澳门历史街区议事厅前地夏季热舒适度模拟及提升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姜瑞,朱逊,高铭(哈尔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然资源部寒地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基于网络评论数据的国家森林公园生境认知模式[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刘晓桐1,2,胡远东1,3,杨昊林1,2,王若宇1,2,商侃侃2,3(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上海综合公园游人行为与植物景观空间要素的关系[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
夏哲一,袁承程,魏雪,黄钰雯,王怡,刘黎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城市公园生产性景观价值对游客场所依恋的影响[J].中国城市林业,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