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信1,何传亮1,吕英杰2,王守志2,张博2,陈晨3,陈海鹏4,李美萱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线通信应用技术实验室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科智芯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仪器与电气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度学习驱动的智能电网运行图像数据压缩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杨帆1,孟晓彤1,李毅1,范佳玮2,戴通宇2,鞠有伦2(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1 532 nm 全光纤Er/Yb 共掺杂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郭惠楠,马迎军,王华,彭建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近空间高速流场环境小目标探测分析与试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闫丽凝,吕宏,贺蕊,庞令阳,孔妍(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矢量涡旋光束经光阑-透镜系统的OAM 与偏振特性[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丁要文,李家琨,马栋,张海峰,冯其波(北京交通大学发光与光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实).转轴径向运动误差干涉测量的信号处理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朱强1,2,周维虎1,2,陈晓梅1,李冠楠1,石俊凯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杂衬底下的涂层厚度定量检测方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蔡仁昊1,程宁1,彭志勇1,董施泽1,安建民2,金钢3(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空装驻天津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天津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化红外弱小车辆目标检测算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徐丹旸1,魏宏光2,金秋春2,钱金旺2,郭星辰2(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基于二维模态分解与斑块对比度相结合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杨超伟,赵鹏,黄伟,秦强,何天应,李红福,浦同俊,刘艳珍,熊伯俊,李立华(昆明物理研究所).高工作温度p-on-n 中波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叶茂1,2,刘恒泉1,2,赵毅强1,2,孙泽文1,2,胡彬1,2(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FMCW 激光雷达的修正Rife 算法设计与硬件实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刘鑫,杜振辉,王晓雨,袁立明,黄璐,李永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以干扰光谱做内部标准的乙醇激光遥测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杨大宝1,张立森1,2,徐鹏1,赵向阳1,顾国栋1,梁士雄1,2,吕元杰1,2,冯志红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40 GHz 固定调谐分谐波混频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宗梦雅1,代京京1,李尉1,温丛阳2,张彤1,王智勇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质子注入对GaAs 基器件隔离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高春峰1,魏国1,王琦1,熊振宇2,杨泽坤1,周文健1,刘万青1(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一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单轴旋转惯导组合车载高程测量方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2期
-
王爱业1,2,3,潘安1,2,马彩文1,2,3,姚保利1,2(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相位恢复算法:原理、发展与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朱新军1,2,侯林鹏2,3,宋丽梅1,2,袁梦凯2,3,王红一1,2,武志超2,3(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天津市电气装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虚拟双目的条纹结构光三维重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张骏1,2,3,朱标1,2,3,沈玉真1,2,3,张鹏1,2,3(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特种显示国家实验室;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引导滤波的多分支注意力残差红外图像去噪网络[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熊子涵1,2,宋良峰1,2,刘欣1,左超1,郜鹏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基于深度学习的荧光显微性能提升(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康玥1,廖雪瑶2,谭向宇1,郭萍2,田训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CRISPR/Cas9 系统活细胞成像技术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李延伟1,殷龙海1,李玉龙2,谢新旺1,张景国3,谢虹波1(季华实验室;长春长光宇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载红外成像系统主支撑结构新型轻量化设计方法与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薛志鹏,丛杉珊,孙美娇,张雷,刘金全,于鑫(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空间相机波像差灵敏度及集成仿真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张继艳,孙丽婷,秦腾(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长波红外鱼眼凝视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容驷驹1,2,3,陈新度2,孙敬华1,梅领亮2,柏汉泽1,何鹏3,练彬3(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东莞市三航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双光梳重复频率差异步锁定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雷韫璠1,王龙1,钟红军2,张辉1,武延鹏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基于轨迹一致性检测的空间碎片天基识别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党诗沛1,2,李润泽1,周美玲1,千佳1,但旦1,于湘华1,姚保利1,2(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显微成像系统分辨率问题讨论(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姚靖1,2,3,4,余志鹏1,2,4,高玉峰3,叶世蔚3,郑炜3,赖溥祥1,2,4(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院).大视场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李怡霏1,2,何木斌1,2,吴天翔1,2,周静1,2,冯哲1,2,钱骏1,2(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红外二区共聚焦显微技术的进展及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