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德刚1,瞿小健2(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大学文学院(筹)).韇和胡禄的源流及关系考证[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孔明安1,刘在伊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商品交换中的双重抽象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基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林德宏(南京大学哲学系).评库兹韦尔的智能哲学[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高文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明代缂丝凤穿牡丹团花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邢文正(南京大学哲学系).荀子的公义观念与共同体[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贾玺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持人语[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郭林娜1,吴文治1,2,赵斌1,汪瑞霞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学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彭泽洋,邓可卉,卫艺林(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黔东南苗族刺绣传承路径调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Do Khai Ly1,2,苏淼1,2,杨媛媛1(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传播与共融——中国文化对丝绸之路沿线装饰艺术的影响[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之澄,刘晓东(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创新设计驱动下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机制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孔超,赵强(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民间绘画语言在艺术乡建中的重释与延伸 ——金山农民画赋能当地乡村建设案例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庞秀艳(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问题导向: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遵循与实践进路[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董晓光(东华大学 团委).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路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菊霞,刘宏梅(上海大学 文学院).于阗皇后供养人服饰与妆饰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许诗尧,王乐(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吐鲁番出土联珠大鹿纹锦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炼1,卢新燕2(闽江学院 海峡学院;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厦门珠绣拖鞋美学特征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聂嘉琪(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的瘟疫观及后疫情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魏金婷(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其应对[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俞敏1,张荆京2(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青团百年回眸: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的贡献 ——俞秀松烈士后代俞敏访谈[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晓东(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主持人语[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甍1,2,包铭新1(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中国服装史的研究方法 ——以汉代服饰研究为案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冰冰1,张盼2(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服装学院).汉阳陵博物院藏文吏俑服饰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红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三重逻辑[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春茂,廖奕晖(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海派文化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策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章礼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信仰取向探析 ——从法律信仰论起[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 芽(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两汉女子妆容审美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