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应恒,李娜(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食物观”与我国食物安全保障新思路[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何海狮1,欧阳洁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顺势而为:中国对外发展援助新理念 ——以中老替代发展项目为例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包艳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在水—土—田的框架里理解乡土中国[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戴优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乡城流动对农村青年性别观念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基于CGSS 2012—2018年混合截面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康雯嘉(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赓续传统与守正创新之道——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传统与现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郭占锋,蒋晓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道义经济:村庄共同富裕的实践表达——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王怡(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生活方式下乡与价值博弈:一项基于青年自发参与未来乡村实验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徐志刚,赵小松,刘静(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化差异、就业平等性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一个同时考虑非货币效用的分析框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王亚华1,2,关长坤1,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向德平1,2,张坤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林万龙,马新宇,何禄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政策框架——收入视角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文军1,2,3,陈雪婧4(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治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田毅鹏1,2,于涵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城乡交流政策的演进及评价[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周大鸣1,2,刘重麟3(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乡村人才振兴与能人返乡创业——以湖南省攸县渌田镇为中心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数字化时代农村新业态与社会分化机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王晓毅1,2,杨蓉蓉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能动性:驻村帮扶的角色与空间[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罗必良1,孟晓志2,耿鹏鹏3(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种植类型、市场化与村庄信任格局转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陆益龙1,魏婉怡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首都地区乡村振兴的精准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熊万胜,史天逸(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家大业大:农村家庭结构嬗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任大鹏,吕晓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制度构建的法律问题探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卢云峰1,2,吴越3(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乡村治理的文化逻辑:从传统到现代的阴阳秩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潘璐,戴小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层困境与现实悖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娟,王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基于农民视角的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尹瑶,刘京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乡村——基于5省10村调研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森,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项目跑步机”上的村庄发展:自主性与可持续性探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董怡琳,张皓迪,李理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粮食安全迷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紧跟1,2,胡特妮1(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角色混乱”: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运行困境——以广东省G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吴本健1,李哲1,巩蓉蓉1,朱海波2(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否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周静(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与转型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传磊1,张雨欣2,马九杰3,王成军4(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困境与纾解——基于L县坚果产业云平台的案例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