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辉1,于永军2,吴宗梅3,葛少阔3,钱夕旸3,严吴炜3(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无锡佳培科技有限公司).施肥对微型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4期
-
王虎诚,杜伟,王菲,葛秉珏(徐州市林业资源管理技术中心).浅谈新司法解释下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执法的挑战与应对[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4期
-
郑禹(莆田市环境监测站).莆田市1998—2018年植被覆盖变化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4期
-
杨喻明,宁春娇,董雨琴,彭兆翔,黄启堂(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文化科普体验因子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4期
-
杨巨仙1,2,窦全琴1(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薄壳山核桃等3树种叶片水浸液对茶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冯景,邓衍明,齐香玉,陈双双,陈慧杰,刘廷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圆锥绣球‘石灰灯’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董雨琴,宁春娇,杨喻明,彭兆翔,黄启堂(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校园景观空间冬季微气候分析和热舒适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张林燕1,徐丽丽2,李莉1,刘云鹏2(溧阳市林业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监测松材线虫病疫木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佘恬静,刘一凡,危嘉航,陈珑(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玄武湖鸟类多样性及空间分布[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陈奋飞1,马骏超1,李华斌1,成静1,盛晟1,周锋2,周隽逸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沁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污染条件下的小微水体生态治理研究 ——以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无名塘为例[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沈年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南京林业大学).紫金山栓皮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刘晓玲,陈松武,罗玉芬,陈桂丹,林家纯,栾洁(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木材资源培育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家系马尾松木材经溶胶凝胶法改良后耐光性比较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黄文洁(江苏省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钟楼分局).对常州市钟楼区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3期
-
李明,胡岑龙,陶光林(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基于不同预处理的油茶叶片SPAD值高光谱遥感估算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刘云鹏1,解春霞1,李莉2,张林燕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溧阳市林业站).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在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李征浩,陈国远,赵永强,张亚楠,李春荣,陈浩(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鸟类自动识别技术在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中的应用[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练发良1,余柏根2,洪震1,潘永柱3,戴海英1,杨平昆4(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庆元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丽水市标志性林相天然林冠层树种组成及特征[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祝亚云1,2,王磊3,谢斐1,江浩1,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苏省湿地保护站).江苏省自然保护地组成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李东宾1,许志斌1,何立平1,吴家森2,李金朝3(宁波市林场;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四明山典型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刘祥东1,杨庆华2,付陈龙2(苏州筑园景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中心).未来气候情景下基于MaxEnt模型的微毛樱桃潜在适生区预测[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张辉1,储国林2,汤玉洁2,谌梦云2(江苏省涟水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南京林业大学).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开花物候特征及品种配置[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何建,邱庆举,丁晟(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低轨卫星物联网在森林防火监测中的应用[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吴奇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银杏组织培养方案优化研究进展[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2期
-
林春穆(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基于多光谱数据初探野生长叶榧分布光谱特征[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1期
-
祝亚云1,2,王磊3,江浩1,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湿地保护站;江苏扬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苏风景名胜区与其他5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1期
-
梁燕1,韩传明1,孙超1,王翠香1,闵旭峰2,王静1,王清海1(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枣庄市山亭区自然资源局).基于AFLP标记的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