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何艳慧,洪一楠,王晓军,刘啸尘,武占省(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西安市纺织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李科友,徐全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分课堂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俞天航1,张瑾2,范丽怡1(宁波大学医学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维生素D、肠道稳态和自身免疫病[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叶佳纯,王英(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GRP94的结构、生理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赵明1,张亚娟1,孙韦平2,杨巍维2(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浙江省系统健康科学重点实验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代谢物及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信号调控作用与诊疗策略[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黄美玲,李南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泛素特异性蛋白酶调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吉布和学莫1,张玉蓉2,吴霞1,汪静2(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李浩秀1,毕虻1,李伟荣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发生的机制[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田登月1,刘云涛1,高学农2(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内分泌科;三峡大学医学部).MiR-320在2型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和机制[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安文哲1,李雪冰2,周雪霞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枢创伤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肺癌研究所肺部肿瘤外科天津市肺癌转移与肿瘤微环境重点实验室).剪接激酶介导肿瘤细胞内mRNA可变剪接失调:机遇与挑战[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余华1,2,3,唐旭东1,2,3(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东医科大学抗肿瘤活性物质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外泌体在肺癌化疗耐药及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谢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结构生物学实验技能课中应用可视化软件Pymol的教学体会[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韩海棠,曹勤红,杨永青,彭静,吴玮(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综合性大实验课程蛋白质化学实验技术的建设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付宇1,黄桂芹1,王英迪1,程润1,刘伟洁1,缪明星2,颜天华1(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肿瘤细胞的铁死亡机制[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徐嘉旎1,谢天韫1,卢小玲2(海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学员18队;海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多组学联合分析探究TNBC中Hippo通路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赵园园,李元海(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麻醉科).铁死亡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卢锡南1,陈佳2,3,俞万钧3,王华英3(宁波大学医学部;宁波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原生物学系;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姚丽燕.精准医学中的质谱技术高峰论坛圆满落幕[J].生命的化学,2022,第11期
  • 赵俊龙,梁世倩,王亮,胡昳旸,秦鸿雁(空军军医大学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教研室).MS-EEPO教学法在分子遗传学文献精读课中的探索应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商瑜1,2,张明磊1,郭健1,王婧子1,张笑天1,2,李森1,2,窦非1,2(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祝文婕,赵弋赜,张雪纯,马欣雨,徐敬娅,李宝龙(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铁死亡调控机制与NAFLD[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宋永嘉,张增乔,翟天军,冯伟(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铁死亡在膝骨关节炎性滑膜炎中的作用机制[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江继超1,庄舒婷2,施红1,张捷平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MiRNA与肝纤维化[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杜沅沁1,徐健1,黄晶晶2,朱荣火1,钟瑞熙1,农耀斌1,谭钦文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汁酸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价值[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孟晨,仇鑫,陈斌,张玉娟(重庆师范大学昆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BSA技术与昆虫杀虫剂抗性基因定位[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邓莉,苏锦锋(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功能室).O-GlcNAc修饰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杨青卓1,吴辉2,3,刘滴2,3,李云曌2,3,周刚2,3,张栋2,3,刘艳芳2,3(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肌细胞衰老的生物学特性[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文雪梅1,林渺满2,夏俊凯1,张文俊3(大连大学新华临床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骨科;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外泌体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 郑常松,吕云波,王辉波,陈惠(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血小板反应蛋白与心肌重构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22,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