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聪颖,孙江辉(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基于H.264标准的弹载红外图像压缩系统[J].红外技术,2018,第11期
  • 潘京生(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空间和时间灵敏的微通道板光子探测器[J].红外技术,2018,第11期
  • 陈潇(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大面阵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的设计[J].红外技术,2018,第11期
  • 刘秉琦1,余皓1,闫宗群2,张瑜3,陈一超1,张帅1(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电子与光学工程系;装甲兵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均匀大气中氧气A带平均透过率快速计算模型[J].红外技术,2018,第11期
  • 余成波,曾亮,张林(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OTSU和区域生长的电气设备多点故障分割[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江海军,陈力(南京诺威尔光电系统有限公司).脉冲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杜进楷,陈世国(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自适应PCNN图像融合算法[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邢怀昌1,2,许金通1,3,李向阳1,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基于硅雪崩光电二极管的紫外盖革模式电路的研制[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徐君1,王旭红2,杨勇1,王丽1,王彩铃3(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一种基于光谱角空间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分割方法[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吴雨祥1,2,李明阳1,杨眉1,李绒1,岳慧敏1,刘永1(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基于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的高光误差补偿方法[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蔡伟1,2,姚瑞桥1,王振业1,黄坤阳1(火箭军工程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空气夹层对车辆引擎盖温度场建模的影响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宋敏敏1,2,王爽1,2,吕弢1,2,袁瑜键1,2(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红外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一种天地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李俊斌,李东升,杨玉林,常超,覃钢,杨晋,周旭昌,杨春章,李艳辉(昆明物理研究所).以色列SCD公司的III-V族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周永康1,2,朱尤攀2,3,赵德利1,曾邦泽1,李泽民1(昆明物理研究所;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98厂).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校正算法综述[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孙旭1,吉洪湖1,李兆阳1,冯刚1,黄伟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椭圆形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征数值计算和模拟实验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余永涛1,陈勇国1,邹黎明2,王小强1,罗宏伟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的校准验证方法[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杨书宁1,2,拜晓锋1,2,贺英萍1,2,姚泽1,2,袁渊1,2(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物理研究所).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校正测试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李晖,徐世海,高飞,徐永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CdS晶片化学机械抛光的表面粗糙度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王静宇,宋林伟,孔金丞,吴军,洪雁,张阳,李东升(昆明物理研究所).液相外延长波碲镉汞薄膜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10期
  • 杨玲,李澄,张曼昕,董春栋,项腾飞,蝉文明,胡玮,梁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对类水滑石材料在近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的伪装隐身的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9期
  • 陈效双1,何家乐1,2,李庆1,2,李冠海1,王文娟1,胡伟达1,陆卫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学院).中红外波段雪崩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J].红外技术,2018,第9期
  • 余丽红,曹蕾,柳贵东,杨新盛,黄东升(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PCB图像的自适应全变分去噪算法[J].红外技术,2018,第9期
  • 王强,张有刚(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封装技术研究进展[J].红外技术,2018,第9期
  • 程起森1,2,张元涛1,2,孙德新1,2,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启东光电遥感中心).基于非线性模型的神经网络非均匀性校正方法[J].红外技术,2018,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