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尔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流话语对流行文化场域的借用实践——从微博“全民Mojito”谈起[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孙高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媒介学视域下女权运动的生成逻辑——基于当代美国女权运动与#Metoo运动的对比分析[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姚燕婷(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线上“中介化书写”与记忆实践:“云游敦煌”的媒介记忆建构[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陈可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静谧的“他乡”:贵州区域电影的在地性审美因子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郑洋(福州广播电视台).主流媒体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初探[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林志业,沈慧宇(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传媒与设计系).低龄分众视阈下拟态环境对客观环境的渗透影响——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张楣(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从唯物史观看思想政论节目的电视化表达及传播效应[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周乐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被算计”的人:算法权力的技术逻辑与伦理博弈[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曾福志(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寻找内宣和外宣的最佳结合点[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杜圣聪(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系).两岸青年微电影的交流与展望[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汪方华(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5G时代电影的伦理问题探究[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吕弘彦(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电影叙事的“媒介经验”转向——以近十年华语电影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中国这么美[J].东南传播,2021,第12期
-
陈辉强(福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向“短”而“升”的发展策略探析——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时政融媒体中心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李沁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鸡娃”情绪唤起:城市中小学家长的教育焦虑与社交媒体使用[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刘艳秋1,宋志宏2(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新媒体语境下私纪录片的公共表达[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刘志1,胡正文2(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台湾实践大学运用社会学系).颠覆与重构:台湾社交媒体发展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台湾政治选举数据的分析[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吴洁,马睿哲(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方言在台湾播迁的历史脉络与现状——以漳州方言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陈涵琳(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媒介赋权视角下的台湾社区治理[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杨艳(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浅析新媒体时代台湾农业资讯传播[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高原(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中心).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建党百年“红色记忆”传播——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宣传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唐嫣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融合传播:激活红色记忆的主题报道——基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宣传报道的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何艳娟(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新闻评论部).新媒体语境下“红色记忆”的叙事策略——以《新闻启示录》之《寻找“地下航线”》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阮娜(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融媒体语境下党史题材节目的叙事和传播创新——以《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张雨楠(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究[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邹蓉(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中心).试论新闻传播新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新策略与传播新路径——以“时代楷模”孙丽美先进事迹宣传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李彤(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从《革命者》看红色电影的叙事转向与价值创新[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王坤(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现实之城”与银幕城市的交互作用——以《风声》对影像空间的塑造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
刘丽霞(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后现代语境下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特征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