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建生,凌建忠,胡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长江口近岸水域小黄鱼仔稚鱼时空分布和生长特征[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龚玉艳,孔啸兰,杨玉滔,詹凤娉,张鹏,江艳娥,陈作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体的摄食习性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龚洋洋1,黄艳青1,陆建学1,李亚菲2,胡园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挪威北极饲料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螺旋藻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邢彬彬1,2,殷雷明2,张国胜2,庄鑫2,王羿宁2,王振宇2,李泓泉2,刘景2,刘宏超2,许柳雄1,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鱼类的听觉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周龙龙1,2,平仙隐2,李磊2,沈盎绿2(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李建华1,2,3,4,陈新军1,2,3,4,陈芃1,刘必林1,2,3,4,申丰源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赤道海域茎柔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特征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刘晓玲,王振东,孙涵甜,王振华,赵振军,李忌(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栉孔扇贝Foxl2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与检测[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董秀强1,2,3,李灵智2,3,黄洪亮3,唐峰华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太平洋公海2种灯光渔业渔获物组成的比较[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宋泰1,2,彭士明1,史永富1,席寅峰1,黄艇3,施兆鸿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国际铜业协会).2种溶解态铜对凡纳滨对虾Cu2+-ATPase及Ca2+-Mg2+-ATPase和 Cu-Zn-SOD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张冬冬1,徐官根1,李晓英1,2,董志国1,葛红星1,董迎辉3,林志华3,张倩2(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连云港海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浙江万里学院).文蛤“万里红”和“万里2号”稚贝池塘养殖生长性能比较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陈淑吟1,张志勇1,吉红九1,李鹏2,赵永超1,张志伟1(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鲷×真鲷杂交子代与真鲷的Calmodulin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蔡苗1,2,孙新颖3,刘庆慧1,万晓媛1,黄倢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农业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2016年中国部分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高变异区序列的分析比较[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曹全全1,胡亚东1,王涛1,张宏叶1,顾杰2,王丹1,李欣茹1,尹绍武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钙和缺钙环境对花鳗鲡血液生理指标及其NCXs和PMCAs基因表达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4期
  • 徐超1,2,王思凯2,赵峰2,宋超2,庄平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杨洋1,朱国平1,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海洋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及在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评估中的应用[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王晓艳,乔洪金,黄炳山,李宝山,王际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海藻在刺参养殖中的营养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王芮1,2,伍玉梅2,杨胜龙2,崔雪森2,王琳3,4,张胜茂2(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遥感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于GOCI的东海叶绿素a浓度3种反演算法的对比及其昼变化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李浩,薛宝宝,李炼星,李家乐,牛东红,沈和定(上海海洋大学).缢蛏快长选育系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张雨1,陈爱华1,曹奕1,吴杨平1,姚国兴1,王超1,2(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盐度胁迫对大竹蛏成活率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张明亮1,齐占会2,李斌1,王斐1,韩慧宗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陆源有机碳对莱州湾浮游动物能量贡献的初步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林琴琴1,陈新军1,2,3,4,5,戴黎斌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环境因子的日本鲭太平洋群系的亲体—补充量模型比较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乔玉宝1,2,田晓清1,唐莹莹1,2,樊成奇1,马丽艳1,陆亚男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东山岛星座短腹海鞘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赵家兴1,2,张晨捷1,高权新1,彭士明1,施兆鸿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人工饲养条件下额外投喂海蜇对银鲳生长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吴晓雯1,张华伟2,余海3,彭欣2,张永普1(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苍南县水产研究所).基于DNA条形码对浙南岛屿日本花棘石鳖的遗传特征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赵国庆1,邱盛尧1,黄洪亮2,李灵智2,屈泰春2(烟台大学海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盐度骤变和渐变对南极大磷虾生存状况和蜕壳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张衡1,2,叶锦玉1,2,张瑛瑛1,2,康伟1,彭建新3,张建明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长江口东滩湿地不同盐沼植被样地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卢丽锋,章群,杨喜书,黄镇宇,唐楚林,周琪(暨南大学生态系).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国近海 绿鳍鱼遗传多样性分析[J].海洋渔业,2018,第3期
  • 武胜男1,2,3,4,余为1,2,3,4,陈新军1,5,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实验室).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环境变化及对资源丰度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8,第2期
  • 金艳,刘勇,袁兴伟,凌建忠,程家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复杂网络理论在食物网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2期
  • 刘必林1,2,3,4,林静远1,方舟1,金岳1,陈新军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头足类角质颚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8,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