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敏,陈怀鹏(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精英主义和冷战基调的祛魅——“新三艺”之外的《国防教育法》[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5期
-
林梦泉,张瑾(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成效、挑战与升级转型[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5期
-
王文静1,陈方舟2,蒋凯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解码高校学生发展的“黑箱”——齐克林大学生发展七向量理论评析[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5期
-
邬大光(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吴庆星:执着的民办大学创办人[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5期
-
刘海滨1,王智超2(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多元交融理念下文化应答评价模式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5期
-
林梦泉1,2,张瑾2,王剑波3,4,5,于超群6,王奇才7,吴安新8,王毅9,10,马强和1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国际处;郑州轻工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笔谈: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5期
-
黎大志1,彭琪珺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审视——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韩映雄1,李超2(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中共铜仁市委党校教务处).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内涵与变迁[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陈亮1,徐林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跨学科组织融合:知识创造价值的理性诉求[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田尊道(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执古之道 御今之有——“教学相长”本义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孙卫华(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亚当·斯密的“合宜勇敢”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基于《道德情操论》第六卷第三篇的分析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赵晓婉,朱力(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德育再审思——对艺术德育合理性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董泽芳1,张继平2,张尧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论王亚南的教学思想[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张晨1,2,刘庆帅1,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隐藏的“夜忙族”:高校学生非期然生活节奏的生成、实践与理解[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修南1,唐智彬2(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来自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苏永建(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从“立法者”到“阐释者”——大学排名的理论反思与变革之路[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
张欣亮(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政策变迁视域下的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分析——基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2021—2030)》的政策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4期
|